前天,在成都,和黎加厚先生一起漫步摩诃池。
兴之所至,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了一首《水龙吟·摩诃池晚步——和放翁韵,兼呈加厚先生与诸师友》,推文发布,收到来自广东的自留地多年网友Edwards 的一段中肯点评,Edwards 这样写道:
“AI技术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不懂行情的人不知道它犯了什么错。水龙吟这个词牌押仄声韵。在它的正体和二十几个变体中,只有唯一一例押的是平声韵。但是这个变体中,每一句话后面会专门有个仄声字来做停顿。很明显AI根本就不懂这个,然后就模仿原词乱七八糟的写了一首。”
的确,自留地君对音律一窍不通,水龙吟词牌的押仄声韵更是无法评判了。
AI 生成的这一堆文字,只是读起来觉得还和自己的意,但作为一首词派为水龙吟,到底品质如何,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和认知水平了。
我还是想到了用魔法打败魔法。
我打开 DeepSeek,给它写下了这样一段提示词:
“作为水龙吟超级专家,请你会从格律、用典、意境、炼字等方面全面分析这首词,并在保持原有意境的基础上,调整不合律处,优化表达。”
于是,有了一个新版的水龙吟。
水龙吟·摩诃池晚步
和放翁韵,兼呈加厚先生及诸师友
焦建利 via 豆包初稿,DeepSeek修改
摩诃池上残暑,晚蝉声断斜阳里。
千年旧事,鹃啼蜀魄,井络天闭。
谁种芙蓉,波心凝碧,染衣犹记?
笑先生杖底,风埃满袖,都分付、云和水。
隔岸玉阑独倚,见蜻蜓、点破寒翠。
红蕖万柄,露盘倾泪,暗含秋意。
幽怀共引,素手同携,醉眠烟际。
归来处,听草堂钟晚,一城灯碎。
如此一来, 是否已经改好了?
我依旧无力评判,因为我根本不懂宋词,不懂水龙吟的韵律。
既然 Edwards 指出了问题,这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思考的方向。
水龙吟的词牌韵仄到底是怎样的?如何快速整理学习这个词牌?
我想到了秘塔AI 的深度研究。
打开秘塔AI的深度研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了解宋词吗?你了解词牌吗?水龙吟这个词派有哪些特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如何学习创作水龙吟?请你给我历朝历代水龙吟名篇并附上解释,请你给我一个快速学习的教程!一个有关水龙吟的百科全书”。
于是,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深度研究报告:

这个《水龙吟》词牌百科全书,秘塔AI 深度研究在几分钟时间里,参考了381篇文献,生成了这个报告。
报告含探源溯流——《水龙吟》的起源与命名;格律精析——《水龙吟》的结构与特点;千古绝唱——历代名篇赏析;创作指南——如何学习与创作《水龙吟》。
如我得闲,通读全篇,日拱一卒,兴许可以对水龙吟有更多的了解。
更进一步,这个案例,也正好印证了之前我们在推文中谈到的,当我们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时候,我们必须要问我们自己,我们是否有能力评判AI 所生成的作品之品质。
我用Suno 和 Udio 快速生成了音乐,可是,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不懂它所生成的作品的节奏、旋律、音乐语言。
因此,与其说是我用AI 生成了音乐,倒不如准确地说,我只是用 AI 制造了一个响声。
水龙吟的创作也是如此,其他借助AI 生成作品也是如此!
您觉得呢?欢迎跟帖分享您的主张!

昨天早上,被黎教授点名

成都,巴适得板.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