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建设中的校园

校园平面图

       7月25日,应邀在海阳为青岛市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读书班的朋友们做了讲座。7月26日,原本计划去探访当年读硕士时的师兄GZ教授,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后来,应XJ兄之邀,顺道去看了看他们的正在建设中的学校。XJ兄对这所学校非常上心,多次表示,希望将这个学校建设成有特色的学校,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他专程从海阳赶回来,约了学校的SX女士陪我和GZ兄一起去学校工地参观。

       对于学校建筑,说实话,我并无多少见底。只是曾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以及平时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最近几年,随着学习环境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追踪,的确,现在学校的建筑和学习环境的建设,必须要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地思维。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教学用房的教学和认知考量,或者是面对面教学、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以及未来的教学应用,都需要有一个适度超前的系统思考。

       这次在海阳,我也谈到了学校建设的问题,尤其是教室建设的问题。事实上,国内专门设计学校和教室的建筑设计院所,还非常罕见,专门研究学校建筑的研究者也非常之少。毕竟,建校舍和盖工厂是不同,毕竟学校建筑的设计,不能只考虑校舍物理方面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教育教学以及学生认知等房间的工效问题。而这一点,在国内要引起足够重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学校大门

        到了现场,我和师兄GZ的眼前一亮。的确,校舍从整体布局到用色,算是非常考究的了。LSX女士是个有心人,也非常有经验。教室里的布局也有诸多突破和创新,尤其是学生专用柜子和班级书柜的设计,颇具匠心,也很有教育教学上的考量。教室之间的走道非常宽敞,对于怎么用好这个走道,XJ兄和SX女士也多有考虑。

        对于如何用好每层楼把头的一块公共空间,学校原本打算设计成一个“数字化学习中心”,学生可以到这里使用联网的计算机。这个想法非常好,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学校的建筑和布局,应该突出的是灵活性,灵活性会创造出许多的创新性应用。

        参观完现场,XJ兄又联系了附件的一家小学的会议室,给SX女士、师兄GZ和我我们一行人使用。在哪里,我表达了我对教育建筑尤其是教室设计与布局的一些思考,大家畅快地聊了很长时间。我们从教室的建筑,谈到了声光设计,从教室布局到与应用方式方法,从学生上网的安全问题,到是否应该许可学生使用手机。在整个研讨过程中,我们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交流与碰撞中,我受益良多。很可惜的是,那次的研讨没有被录制下来。

        仔细想来,学校建筑与学习环境的设计的确有许多问题被忽视,至少是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不少学校的建筑,并没有考虑到它的教育特性,尽管在不少地方,我们将“环境育人”挂在嘴边。教学建筑的用色、功能设计、声光电方面的考虑,如此等等,的确不是一般的建筑设计能解决的。比如,教学楼盖得很高,某高校自称的最现代化的教学大楼,高达10多层,而每每到上课的时候,电梯口人满为患。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在教学大楼里的师生如何疏散?在国外,我们看到的教学建筑,往往都是低层的,甚至是平房。很少见到高层建筑。

        再说教学用房的布局。目前不少的教学用房的布局,并没有考虑到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新进展,绝大多数还是排排坐式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强调,而不少教室里,一切照旧。现在的学生,今天的课堂,需要的是更多的互动、对话和交流。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室布局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准备好了吗?

        再说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在过去十年里,我们的教育信息化投资中,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事实上,在学校里看到的多媒体教室,几乎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从幕布的位置,以及幕布与黑板白板的配合,到中控台的设计。甚至当教师要使用笔记本电脑上课的时候,数据线没有,音频线没有预留,USB口不够用,更严重更离谱的是,连个电源插口都没有预留。

        现在,在大学里,笔记本电脑基本上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准配置。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可是教室建设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电源插孔不足,于是插线板接插线板,不仅非常不方便,甚至还有火灾隐患。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教室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手持移动设备。充电的问题(将来电池的续航能力会越来越长)、数据交换的问题、教学中物理环境、数字环境、虚拟环境的切换与配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学校建筑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目前,混合学习理念深受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推崇和广大教师的喜爱,可是我们的学习环境为混合学习做好准备了吗?

        学校建筑设计与学习环境的设计,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附参考文献:

        1. 学校建筑设计与多媒体教室研究 

        2. 瑞典学校教育印象

        3. 学校web2.0的一天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