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州于山舒啸台

      此次应邀参加福建省电教馆会议。上午讲座结束,正好下午有空,边游览了宾馆旁边的于山。

      于山位于福州市城区中心,最高处海拔58.6米,面积11.9公顷。相传,战国时有一支"于越族"迁居于此,因而,得名"于山"。传说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山上修道炼丹,又名"九仙山",现在山上还有相关的古迹,如九仙洞、九仙观、炼丹井等。据说汉武帝时,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故又称"九日山"。整座山形如巨鳌,于是有六鳌胜迹之谓: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

      于山历代均为游览胜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九日台、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等24景,有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公祠、平远台、醉石、蓬莱阁,有严复读书处法雨堂。此外,还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亭榭,如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在福建省电教馆的同仁陪同下,我们一行两人只是信马由缰,兼有锻炼的意味。一直沿阶而上,直登到九日台。稍事休息,转而寻路下山。

      由九日台、于山亭侧小路盘旋下山,忽然一块岿然石峰映入眼帘,上有平坦石台,台上有方桌、圆椅,四周围以岩山石栏,台下岩壁刻“舒啸台”三个大字。据说当年黄仲昭带着助手们协力编书,呕心沥血,辛劳不倦,为了缓解疲劳、调剂精神,他们经常结伴到这处平坦的石台上引吭高歌,呼啸和鸣,闻鸡起舞,舒展筋骨,一旁监修的陈道深受感动,欣然在台下的岩壁上手书“舒啸台”三字,并为之记,命千户王瑜将黄仲昭编撰志书的时间、地点一并刻于岩上。

      在岩壁的左下见,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处时刻。书法洒脱自如,诗句记载了黄仲昭这一段颇有意思的书生故事。

樵谷

破衲随身双髻秃,

十年岩穴坐莓苔,

出门一啸长空阔,

剑舞翩翩任去来。

至元丁亥春朱交信

(至元丁亥应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宋亡已八年)

      品读诗句,你的眼前,是否会涌现出这样的情形?黄仲昭在日复一日地苦读编撰。破衲随身双髻秃,衣服破旧不堪,秃头垢面,两鬓斑白。六年的辛苦编撰,长期在岩穴辛勤工作,坐垫下面都长了莓苔了。清晨,辛劳了一夜的黄仲昭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舒啸台,极目远望,伸展腰肢,踢腿甩臂,引吭高歌。日暮时分,他从岩穴里出来,舞上一会剑。于是,一身疲倦荡然无存。这是何等的景致啊!

      于山很低,站在舒啸台,或者稍高一些的九日台,向四周望去,基本上都是高楼林立。而在当时,黄仲昭站在舒啸台上,向四周望去,想必比现在要空旷开阔许多吧?!

      站在舒啸台,很想像黄仲昭那样,对空长啸。只怕吓着游人,惊飞小鸟。呵呵!可惜可惜!

      晚上,从网络上查找了一下黄仲昭背景信息(以下内容源自网络)。

      黄仲昭,原名潜,字以行,号未轩,又号退岩居士。莆田东里巷(今在城厢区)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生,天顺三年(1459年),举福建乡试第六名,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翌年十二月因上疏谏阻举办烟火诗会,触怒宪宗,被贬为湖南湘潭知县,旋改南京大理寺评事,后任江西提学佥事。成化十一年(1475年),黄仲昭丁忧归家,并于服满还京之时,托病乞归。为“毕其初志”,开始周游八闽,足迹便及兴化,又登武夷山,游朱熹讲学处,访福州,过泉州,宿漳州,一路“旁搜博考”,详细调查了解当地历史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风俗、古踪等,还详细记录所历、所经、所闻、所见,收集了丰富的材料,并萌发“日事著述”的念头。

      当抑不得志的黄仲昭行福州时,遇到了一位让他大展鸿图,一显身手的贵人,这个贵人名叫陈道,是个有识的太监。陈道,广东顺德人,字安理,自号水月道人。明景泰元年(1450年)被征召为太监,成化十二年(1478年)升御用监右监丞,十三年(1477年)转左监丞,十五年(1479年)升左少监,署理监事所,十六年(1480年),御用监领福建镇守使衔,弘治九年(1496年)病逝于福州,从1480年来闽,到1496年病逝,总镇福建十七年,其间曾修福州的洪山桥、莆田的妈祖行宫。

      按《八闽通志·序》记载:“适今御用监太监五羊陈公奉命镇闽,雅好文事,藩臬诸君子因以诸郡之志久旷不修为言,公慨然曰:‘谁可属笔者? ’诸君子佥以仲昭为宜。公乃具书币,俾行部宪臣踵门而请焉”。说的是,陈道因诸郡之志久旷不修,由藩、臬二司推荐,“请”黄仲昭主持编撰《八闽通志》,陈道自为监修,“若夫饩廪、笔札、书人、刻工之费,则皆陈公所自区画,一芥不以烦有司。用是,仲昭得以优游岁月以卒其事云”。

      受托后,黄仲昭带着福州指挥陶僖、前黄梅司训三山龚章、丽水司训宗侄洙、儒士莆田熊晟、张元绅及樊、郑二司训等在九仙观旁的东轩主编《八闽通志》,从成化二十一年(乙已1485年)始修,至弘治三年(庚戌1490年)刊行,仅花了六年时间就成书八十七卷,“随事分类,为大目十又八,所统小目凡四十又二。每类则合八府一州之事以次列之,厘为八十七卷,名曰《八闽通志》”。“其间若地理、食货、珠官、学校、选举、坛庙、恤政、宫室、丘墓、古迹之类,皆因诸郡所采事迹,随其详略,稍加删次,或遇营建修治之得宜而可以示法于后世者,始备录之。至于人物一类,志或有未载及载而未尽者,必旁搜博考,尤致其意焉”。

      《八闽通志》因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教化”功能强,人物门类齐备,且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成为后世福建省各级方志编纂之所本,也是迄今为止水平最高的一本方志。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