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CETA沙龙及竹立教授的学习理论

         从台湾访问归来,连家都没顾得上回,拿了车子,一路狂奔,直奔肇庆。在那里要召开第一期CETA教育技术沙龙,地点在广东肇庆市碧桂园酒店,时间是2011年1月14-16日。我15日晚上因事提前离开。参会代表有中山大学郭清顺教授、王竹立教授,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杂志
主编傅宇凡

、终审袁成琛女士、副总编曾艳、责任编辑小谢、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谢幼如教授、Johnnie本人,赛尔毕博的两位朋友以及其他一些新朋友(很抱歉没记住大家的名字!)

         14日晚餐之后,正式的沙龙研讨就火热地拉开帷幕,大家各抒己见,就WEB2.0时代学校面临的挑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15日上午,郭清顺、庄秀丽、Johnnie、以及赛尔毕博的一位朋友,就各自的看法进一步展开阐述,并引发激烈讨论。

         此次沙龙活动非常高效,主题明确,大家讨论很是热烈。15日晚上的研讨,Johnnie因事不得已提前离开了,后续进展尚不是很清楚。

         下午的时候,王竹立教授发短信给我,告诉我他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新博文,题目叫《新建构主义(New Constructivism)—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理论
》。文章的观点是在他的此次沙龙中的发言的基础上写出来的,粗略阅读,感觉观点新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立刻将这篇文章转到了我的另外一个博客上,并给王教授留言,建议他在进一步修改之后,投寄到刊物上发表。具体的评论,有待后续仔细研读之后,再进一步与王教授交流。

         George Siemens是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学习技术中心的副主任,也是复杂学习系统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理解知识》一书的作者,连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言人。下午我在继续修订校对《世界是开放的》书稿的最后一章,独到了作者对 George Siemens的评论。顺便一查,居然找到了他的有关《连接主义Connectivism
》的课程以及他2008年的课程
,实在是难得的好资料啊,这里跟各位好友分享。

         这个学期,我照例给硕士生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今天在网络上搜索,发现了三位同学的课程总结,也让我回想起了过去的这一个学期的点点滴滴。感谢这三位同学,这里也将三位同学的总结跟朋友们分享。

         1. 《教育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总结——looking backward, thinking forward

         2. 《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一学期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3. 《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总结

2 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