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大学和大学变革的对话

昨天,也就是8月25日,在南京,东南大学,由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江南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南京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2018年暑期江苏高校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如期举行。此次研修班是由我的好朋友,江苏南京刘海辉老师组织张罗的。

参会人数146人,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22所江苏省内院校组织参与。

其实,早在一年多前,我就和海辉密谋要做一个尝试,我想结合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以及电影中艺术虚构的一所大学,来和大学的同仁们一起就大学的课程、教学、教师、学校的管理等等一系列议题,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很荣幸有机会应邀出席这个活动,见到了很多的老朋友新朋友,实在是非常开心啊!其中包括中山大学的王竹立老师。尽管我们在同一座城市,但是见面并不经常。

这样的尝试其实是有很多的风险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冒这个风险,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做出尝试,尤其是在教师培训方便,我们必须要做出尝试。

想想看,教师培训者在培训教师的时候,都是『以培训者自己为中心』的,如何让接受培训的教师回到自己的课堂上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呢?

想想看,教师培训者在培训教师的时候,习惯性地采用『讲座』和『报告』的方式,我们接受培训的教师回到自己的课堂上又会如何操作呢?

我非常欣赏Paul 的一句名言:

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to do, the worst way to teach is to talk.

翻译过来,那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做,最糟糕的教学就是滔滔不绝地说。

为此,我就一直”贼心”不死,想做一次这样的尝试。感谢海辉,谢谢江苏22所高校的146位同仁,感谢大家给我尝试的机会。

按照事先的计划,竹立老师25日上午讲座,我是25日下午讲座。考虑到我的日程需要调整,后来就变更为我在25日上午讲座。正好竹立老师上午也在。

感谢竹立老师。每次和竹立老师在一起,我总能从他的敏捷和睿智以及批判性思考中受益良多。25日上午,我时不时地把问题抛给竹立老师,他的参与,让整个活动大为增色。谢谢竹立兄!

整个活动,如我的预期。146位教师,共有182人次的发言(通过手机),实现了头脑风暴,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表达的基本目标。

有些教师很享受这样的对话和形式,也有一些同仁并不习惯这样的模式。

如同我的最后总结的时候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给予每个人表达的机会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做好接受所有的反馈的准备,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不管是批评的,还是赞美的。

这个会场非常非常的给力。宽敞、明亮,三台投影仪,三块屏幕。中间是我的讲义,两边的两台是大家的评论和发言。

缺点和问题也非常的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案例视频剪辑有待进一步修改,特别是减掉拖沓和冗长、以及节奏缓慢的部分;第二、研讨的问题不太明确,和案例视频的结合不够紧密;第三、对对话和研讨的组织有待大幅度的提高。

期待10月在南京工程学院激情上演2.0版本,相信会有较大幅度的完善。

我要特别感谢江苏22所高校的146位同仁,谢谢大家的参与、包容、和鼓励,感谢海辉和朋友们给我尝试的机会。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