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东难题:争鸣与反思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广州510275)
摘要: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争鸣篇,主要从李克东难题的问题真伪、如何看待深度学习与互动、李克东的追问有没有道理、博客互动少是技术原因还是人的原因、李克东难题要不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这五个方面,讨论了围绕李克东难题所产生的种种不同意见;下篇为反思篇,分别从三个角度探讨了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什么样的话题容易引起深度讨论以及从李克东难题的讨论中所折射出来的种种教育与研究方面的问题等。
关键词:李克东难题,教育博客,网络教研,深度互动,质的研究
导言
李克东难题已俨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里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最早响应讨论的作者之一,这一切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和难题的命名者黎加厚教授一样,我从听到李克东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的那一刻,就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连续发了几篇讨论的博文。而焦建利老师的加入,则终于引起了更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从网络媒体到纸质刊物,从学习课堂到学术会议,如今搞教育技术的人,不知道李克东难题这个词,多少会有点落伍的感觉。按照李克东老师的说法,其影响已经波及海外, “加拿大也有李克东难题”[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福州)报告录像]。
上篇:争鸣篇
争鸣之一:李克东难题的问题真伪
李克东难题主要包含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二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李克东难题只是一种现象的描述,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言下之意似乎觉得将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现象,堂而皇之地命名为李克东难题,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甚至有网民直斥为“伪问题”。但另一些人则认为李克东难题的提出揭示出当前各地教师博客发展的瓶颈,是非常有价值的追问,关系到“如何促进网络教研社群真实、有效、健康发展”[1-3]。笔者认为,李克东难题的确道出了教育博客缺乏深度互动的现实与困惑,但这个现象不是网络教研所特有的,而是存在于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普遍现象,不仅关系到教育博客和网络教研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受到持续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争鸣之二:如何看待深度学习与互动?
据黎加厚老师转述,李克东教授认为,“深度交流的的标准是博客文章与访客之间的回复要达到三次以上,即‘回复的回复的回复’”,而黎老师本人及其团队在研究中则对回复的帖子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浅度互动”是指仅用为数不多的字句认同和赞赏博文和作者的表述,以及摘录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并表态;“中度互动” 是指简单的分析,粗略地表达观点,或简要描述个人行为的交互程序,还包括回复者与作者分享心得体会;“深度互动”是指能深入反思博文主题,提出个人独立见解和观点,能够质疑的[1]。
上述这些划分方法都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单从博文后的留言和回复少就断定缺乏深度的学习和交流是不够的。笔者曾举例说,比如我看到黎加厚教授关于李克东难题的博文后,将它收藏起来,反复阅读,并且推荐给学生们学习与讨论,算不算一种深度学习?笔者虽然没有在黎老师的博文后留言或评论,但在自己的博客上连续写了多篇讨论文章,焦建利教授看到笔者的文章后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讨论,黎教授看到我们的博文后把他们收集起来,带领研究生们讨论,这是不是深度互动[5]?
争鸣之三:李克东的追问有没有道理?
这一方面的争论最为激烈。例如胡俊杰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对李克东难题中的两个问题分别提出了较为尖锐的质疑。他反问“教师博客为什么需要深度交互?”, “教师博客一定需要解决问题吗?”。他认为深度交互只是教师博客的发展方向之一,没必要强行要求;对教师博客的深度交互持“较为悲观的观点”。教师写博客不要好高骛远,先写下去再谈提高[6]。多数论者对李克东难题之一即关于深度互动少的问题争议不大,对第二个问题即教师博文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则“觉得这个问题未免太苛刻”。例如苦丁茶在其博文中说,“‘李克东’的‘难题’并不是我们网络教研所特有的弊病。这种顽疾由来已久,现实教研,甚至包括一些专家云集、化大把大把钞票的高级学术研讨活动,我看也未必每次都能实现深度研讨,并能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开出什么神丹妙药来”,“有时我反到觉得网络教研比现实更具深度”等[7]。对此,李克东老师在2009年12月4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上强调,“个人博客可以不需要解决问题,网络教研是政府行为,必须解决问题。”[3] 李克东老师曾当面跟笔者谈到过,像海盐教师博客圈这样的群体,是当地教育部门精心策划和组织的,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然要问问解决了哪些教育问题,当然要考虑绩效。
笔者早期也对李克东难题之一持赞赏态度,对难题之二有所保留,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曾经写道:“假如我反过来问:我们每年发表了上万篇教学研究论文,到底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恐怕也不好马上回答,也要具体就某篇文章涉及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育博客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实践智慧的交流、学习与借鉴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帮助可能比某些抽象的理论和模式还来得要大[5]。在另一篇文章中,笔者进一步总结了教师博客的作用,指出“教师博客至少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①一线教师的话语权问题;②培养了一大批反思型教师;③为质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8] 这一观点后来被许多论者引用。在听到李克东老师将教师个人的自由博客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群体博客上进行的网络教研进行区分、对前者不提过高的要求、对后者则要追求绩效的观点后,笔者表示基本赞同。
还有论者认为教育博客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都是“隐性”的、间接的和个别化的,很难明确指出来[9-10],例如苦丁茶就指出:“关于博客教研到底解决了多少教学实际问题这个话题,我以为通过博客教研,更多解决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因为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 “我们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杆去衡量不同教师个体的研究价值。到底解决了多少问题,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7] 这些观点也值得重视。
争鸣之四:博客互动少是技术原因还是人的原因?
笔者认为:博文回复少与博客的性质与功能局限有关;“博客本来就是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后面的留言与回复只是附加的功能,对字数和格式等有诸多限制,不利于深度的交流与讨论。”[5],杨帅仪、菩提、苦丁茶等也持类似观点[7,10,11],他们都比较强调博客的个性化特点或“个人空间性”。笔者还比较了博客和BBS各自功能上的不同,“打个比方,BBS好比群言堂,众生喧哗,莫衷一是,混乱得如同农贸市场;博客好比一言堂,只有博主是主讲者,别人只能在一旁小声议论几句或鼓鼓掌,规矩得就像百家讲坛。最好能将博客与BBS的优点整合起来,现在有些社区论坛兼有博客功能,但仍是两张皮,谈不上真正的融合;而一些有共同兴趣的人组成的博客圈,将两者结合了起来,但那是以整个博客来结合的,而不是根据某个主题或话题结合的,加入圈子还有一些限制,因而仍然不够理想。”
霍丽荣、张文晓的论文[12] 对博客和Google Group(谷歌的BBS)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博客比Google Group 在平台易用性和平台开放性要更胜一筹,但是Google Group 在平台互动性上要优于博客平台”,这个结论可作为笔者上述推论的佐证。
但焦建利教授认为“BBS想必比博客更擅长于互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BBS,人们之间的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就会必然地发生。可见,技术的成效归根结底在于人。”,这一认识无疑是更为深刻的。Xiaxiuwen、qiuzhitang等论者也认为与人的因素关系密切[13-14]。
这两派的意见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只不过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例如笔者在肯定焦教授缺乏深度互动“归根结底在于人”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更深层次的根源,要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找。”“中国人一贯讲究内敛,讲究含蓄,不太愿意把内心真实的想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大习惯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尤其对一些敏感的话题,更是如此……深度交流要求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但现实中我们的交流是平等的吗?每个人的话语权是平等的吗?”
争鸣之五:李克东难题要不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
胡俊杰首先对“深度交互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质疑,认为“深度交互固然是教师博客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教师博客的发展必须或是一定要走深度交互之路吗?教师博客发展还有没有其他路子可以走?换而言之,深度交互是不是教师博客的唯一发展方向?如果不是,为什么一定要引导教师往这个方向走呢?……如果承认教师博客的发展基于老师的兴趣和自由的写作,那么圈定范围的讨论回复,规定要求的所谓深度交互,可能就是一件并不怎么受欢迎的事情。”“即使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老师们只要肯动笔写起来,就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6]
苦丁茶也认为:“实现博客教研的深度研讨和问题解决确实是我们要追求的,也是我们期望达到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一篇博文、每一个话题都能达到如此的境界,更不应该因理想还尚未完全实现而否认其价值。”[7] 吴登文[15]认为“深度互动”只能是博客互动中的“金字塔尖”,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更多的人认为李克东难题需要解决并积极探讨破解之道,其中又可分为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的解决之道。在技术层面上,笔者主张将博客与BBS的功能有机整合起来,开发一种新型的平台;这个平台要既保留博客的个人化特点(舍此将很难激发大家的内在动机),又要兼具BBS有利交流互动的特点,减少回复者在字数、格式、排版、插入、修改、检索等功能方面的限制,让回复者和评论者与博主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否则大家不会愿意在你的博客上发言),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还有人主张像论坛发帖一样,在博客上建立积分系统,增加参与交流互动的趣味性,并学习QQ空间等的一些互动功能[16];在技术上实现将评论的内容同时发布到自己的博客中,作为自己日志的内容;组建由权威人士组织的具有同质性的博客群组,并在页面上呈现[17];还有人认为要首先解决网站速度和稳定性的问题,充分发挥群组的作用、让读者打开网站的首页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的圈子,调整栏目设置,帮助聚焦问题,网站SNS化,加强首页页面设计等[18]。在管理层面上,苦丁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精心选择精华日志,严格控制精华数量;在在某篇博文设置为精华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能引起争鸣的评论;组织一支观察员和网络评论家队伍;组织教研员、名师或“网上红人”有意识地抛出话题;设置“热门话题”专栏等[19]。
在福州的年会上,李克东教授系统阐述了自己解决李克东难题的思路,认为解决难题的基本原则为“实践—教研—实践”,具体包括基于专题探讨的教研、基于设计行动的教研、基于案例评析的教研、基于网上协作的教研、基于实践反思的教研等五条途径。对难题的解决与否,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测,包括建立虚拟教研社群绩效评价指标;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社群博客内容;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考察社群网络行为等[3]。
下篇:反思篇
反思一:为什么有的教师写博客有的不写?
焦建利教授在讨论李克东难题时提出了一个补充问题:为什么许多一线教师不乐意写博客?他通过对23位教师进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出阻碍教师写作博客的八类原因:
(1)教师的时间精力不足,并且可能出现职业枯竭;
(2)对博客的实用性(包括功利性)持否定或间接的否定态度;
(3)对于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不是很清楚,而且反思的意识和意志较薄弱;
(4)认为博客的交互性较弱;
(5)不习惯用博客进行表达;
(6)认为写作时言论自由会受到限制;
(7)认为电脑辐射危害身体健康;
(8)对网络安全存有顾虑。
其中前三类原因所占比重较大[2,20]。笔者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通过对自己和周围一些写博客的教师的观察与反思,笔者认为乐意写博客的人主要有下列几个共同点:①有思想、经验或体会,想要表达和交流的人;②文字功底较好,写作不困难的人:③有激情,不甘于平淡的人;④思想开放、乐意接受新事物并积极尝试的人;⑤有使命感、不太在乎实际利益的人;⑥有一定自由支配时间的人[21]。
不仅教师个人的自由博客需要有内在的动机来推动,即使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群体博客同样需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否则一旦外部激励机制中止,写博将难以为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专家学者所批评的所谓“简单回复”和“浅层次互动”,往往成为激发教师坚持写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支持。苦丁茶说得好:教师博客“最大的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学习和反思,并通过满足教师渴望被关注、被认同、被勉励的心理需求,来持续教师个体反思的激情和写作的动力。”[7] 有时候,一个“好”字,几句“赞一个!”,“甚至一句简单的领导表扬”都可以带给教师满足与鼓励。当然,如果有更多的深度交流,效果会更好。最容易让教师感到沮丧的是,博客写出后,既无人喝彩,也无人反驳,甚至无人阅读。
反思二:什么样的话题容易引起深度的交流与讨论?
吴登文指出,“要想有深度互动,博文本身必须具备‘可评论性’”[15]。黎加厚教授通过对“苦丁茶”个案的分析,提出能引发深度阅读与互动的博文具有下列特点:首先,应当是现实教研当中的主题研讨,围绕某一主题的活动最能引发老师的思考;其次,是现实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发动机,问题的抛出总会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最后,是提倡有感而发,不要单纯追求博文的数量。[1] 杨帅仪将博文分为两种类型,个人化的博文与客观化博文,认为博客的交流是和博文类型有很大关系。个人化的博文不大容易引起讨论,但“读‘个人化的博文’很容易感受到博主工作的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这些都是读‘客观化博文’难以达到的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11] 苦丁茶认为,能引发群体思考的话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之一:当下热门话题或难点问题;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争鸣性;具有问题解决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普遍适用性;热门人物或权威人士的发言或观点;具有矛盾冲突或两难问题;题目新颖,给人视觉的第一刺激;已经开始被人关注和评论等。[19]
根据上述观点,反观李克东难题的讨论过程,笔者发现,李克东难题本身就具备“可评论性”,它由权威人士提出,被知名人士命名,属于难点问题,具有普遍意义,题目新颖,经笔者和焦建利老师评论,引起广泛关注,逐渐演变成当前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反思三:围绕李克东难题的争鸣折射出当前教育和研究领域哪些方面的问题?
在对李克东难题讨论的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绕有趣味的现象,从中折射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说,李克东难题讨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问题本身,下面容笔者一一道来。
1. 教育技术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现代教育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与“突破口”,从事教育技术的人,由于掌握了“先进理念”和最新技术,也就掌握了教育改革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尤其是这个领域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和途径影响巨大。但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模式大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人又大都来自视听教育、IT行业或其他行业,现在更多的是教育技术科班出身,来自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对我国教育实情的了解多多少少有一些隔膜,这导致我国教育技术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养。所提出的理论、模式、框架、技术规范等,在指导实践中往往力不从心或水土不服。久而久之,不仅一线教师越来越不买账,连教育技术界内部也越来越沮丧,以至于学教育技术的人常常感到将来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教师博客的兴起,重新赋予了一线教师话语权,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的反思,暴露了教育实践中大量的问题,开始对各种抽象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专家们除了少数人仍拒不承认教育博客和网络教研的价值与地位之外,更多的人则试图把这股力量纳入“科学” 研究的范畴。李克东难题的提出,可以视为是教育技术学界最新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集体努力。但教师们是否接受以及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基本上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路子,即国外出理论与模式,我们出标准与规范,然后动用教育行政和宣传培训的力量,半强制地推广应用。包括教育技术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也大体是先确定一个命题,接着找一大堆理论依据,然后提出某种理想模式,再设计一个大而全的系统,而开发与应用则相对薄弱或基本没有。这种研究成果大都在答辩之后就束之高阁,对教学实践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然而这种研究范式至今仍被视为标准范式。这类研究可称之为“学院派”研究。
近年来,教育现象学与质的研究的兴起,打破了这种所谓“科学”研究的一统天下。而教育博客为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表空间(要知道,以前这类被认为不太“科学”的文章是很少有杂志愿意发表的)。现象学的基本主张是“回到事实本身”,将事实作为认识事物的不动点,消除抽象理论、抽象概念对人们认识的影响。教育叙事学提出: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应该通过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接近日常教育“真相”,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22]。叙事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把研究植根于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实践之中,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以“反思性教学理论”为理论根据,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反思,借以展开对以往教育事件的理性思维,以建构对教育意义的真正理解和诠释。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与学院派研究完全不同的一种研究范式,我称之为“行动派”或“实践派”研究。
有意思的是,李克东教授在谈到如何破解李克东难题时,采取的仍然是在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他提出的“基于专题探讨的教研、基于设计行动的教研、基于案例评析的教研、基于网上协作的教研、基于实践反思的教研”仍然建立在某种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需要动用行政组织力量和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才能实现。这种有组织的网络教研很有必要,也会取得一定成效。但笔者始终认为,这种方式不会成为博客教研的主流。在这一点上,我同意苦丁茶的观点,博客教研 “应该是以教师的个体反思为主,大范围的群体深度研讨为辅。”我主张的研究范式是“行动—反思—分享—再行动—再反思—再分享”。因为对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千变万化和结构不良的微观教学环境,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极具个性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需要的不仅是科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智慧。而这种实践智慧的获得,学者专家们提供不了,只有他们自己的反思与分享、模仿与借鉴才能得到。这也是教育博客存在的最大的理由。
3.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谁将成为未来知识承载的主体?
纸质媒体一直是知识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研究人员和教师都以在专业刊物和杂志上发表论文为荣,教育行政部门也只认可纸质媒体上的研究论文。然而,网络媒体的出现对纸质媒体构成了挑战。由于纸质刊物发表的周期过长,条件苛刻与程序繁琐,以及存在许多偏见与限制(如文章的字数与写作规范等),使越来越多的人直接在网络和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以笔者所见,黎加厚、焦建利等专家学者的许多论文,也是首发在自己的博客上然后才在纸质刊物上正式发表的。笔者曾经在自己的研究生中做过一次非正式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有看博客的习惯,他们许多的新知识都首先来自博文。对博客中提供的知识的可靠性,他们大都认为有可商榷之处,但关键还在于博主的水平与写作态度。这次关于李克东难题的讨论的文章也大都来自博客,而且笔者认为其中许多博文的价值并不在正式论文之下。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正在、或将要取代纸质媒体成为知识承载的主体,并将打破由纸质媒体和评审制度带来的知识和学术方面的垄断。到那时,人们不再以发表论文的杂志和等级来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大小,而要根据文章自身的内容来评判。
4. 如何保护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
有一些教师不愿写博的理由是,担心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被别人轻易拿走,自己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的确,笔者也发现自己许多发表在网络的作品、课件、论文等被人不加署名或改换署名而转载、利用,自己的许多观点也被不加注明地随意引用,甚至被误认为别人首先提出的观点。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但笔者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观点、主张被内化为别人的观点、主张,其实不也是一个好事?笔者的做法是,在引用别人的观点、主张和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以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自己发表的观点、成果,则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让更多人看到,这样就等于在这些观点、成果上打上了个人的标记,至少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自己的“署名权”。另一方面,笔者还建议研究者对某一个专题讨论或研究进行认真的梳理,就像笔者对这次李克东难题讨论的梳理一样,按时间顺序列出所有参与者的文章名、首发时间和地址、引用了前人的哪些观点以及该作者自己的新贡献等,从而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结 语
据报道,目前我国个人博客已经数以亿计,全世界博客数目尚不知多少。我们真真实实的已经进入了一个“博客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读博与写博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博客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和思考?我们又如何通过博客影响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作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我们更关心的是,教育博客如何在知识的产生、积累、传播与利用等方面发挥更大、更独特的作用?这也许就是今天我们讨论李克东难题的最大意义所在!
(本文完成于2009年平安夜)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7:5-6
2. 焦建利:博客与李克东难题。http://jiao.blogbus.com/logs/40665586.html
3. 李克东:网络教研社群的活动与绩效—“李克东难题”诠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福州)会议上的报告(光盘)
5. 王竹立:我看“李克东难题”–兼向黎加厚教授请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iwg.html
6. 胡俊杰:“李克东难题”的另类思考。http://blog.bledu.net.cn/u/12/archives/2009/6269.html
7. 苦丁茶:我看”李克东难题”之一。http://www.jsblog.cn/user1/54/103121.html
8. 王竹立:“李克东难题”辨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rok.html
9. 李泽军:教育博客遭遇“李克东难题”。上海教育半月,2009,09B:11
10. 菩提:也来浅谈“李克东难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9f5800100fbb4.html
11. 杨帅仪:再谈博客之交流问题——我看李克东难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b62e80100dkw6.html
12. 霍丽荣、张文晓:基于博客和Google Group 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09,7:102-105
13. Xiaxiuwen:也来谈谈“李克东难题”。http://www.zhcedu.cn/blog/group.asp?gid=291&pid=138090
14. Qiuzhitang:我看“李克东难题”。http://qiuzhitang.blogbus.com/logs/51807308.html
15. 吴登文:难题与价值:两篇关于教育博客的文章。http://ejyyzj.ecnudec.com/bbs/space/viewspacepost.aspx?postid=1678
16. 忙客:“李克东难题”李克东能帮助解决。http://www.jsblog.cn/user1/5/103284.html
17. 苦丁茶:努力营造一个有氛围的研讨圈子——我看“李克东难题”之三。http://www.jsblog.cn/user1/54/103266.html
18. Rhino:【网管如是说】从技术角度解决李克东难题。http://www.jsblog.cn/user1/299/103360.html
19. 苦丁茶:努力捕捉一个有价值的“博研”话题——我看“李克东难题”之二。http://www.jsblog.cn/user1/54/103256.html
20. 钟洪蕊、焦建利、秦丽娟: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教师利用博客进行实践反思的阻碍因素研究。http://jiao.blogbus.com/logs/53443382.html
21. 王竹立:再谈“李克东难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ra4.html
22. 王竹立: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bmst.html
本文转引自王竹立老师的博客,转载征得本人许可,特别鸣谢!
居然完成于平安夜啊。
先来个简单回复:好!
这不表明我没有做深度思考,不过确实就没有深度交流了,呵呵。
哈哈哈!我们期待你的高论!请抽空跟帖发表!
http://www.activchina.com/?action-viewnews-itemid-276
焦老师,我在网站上转载了本文章。
欢迎转载!我已经将王竹立老师的这篇文章推荐给了一家刊物!呵呵!
我是知道李克东难题的。
但是我历来的第一反应是: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
当时我对于黎教授提倡写教育博客也是不怎么看好,但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还是部分受益于这些专家教授、学者和其他教师个人写的博客的,但真要说对于学生产生多大作用,这些是不能衡量的,短时间内也无法看到的。
因此我认为李克东难题不成为难题,再过几年自然会有答案。
好,这篇文章写的很实在。尤其是我国教育技术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养。所提出的理论、模式、框架、技术规范等,在指导实践中往往力不从心或水土不服。久而久之,不仅一线教师越来越不买账,连教育技术界内部也越来越沮丧,以至于学教育技术的人常常感到将来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你的博客 是不是中毒了哦,我的防火墙怎么报有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