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课堂上“找朋友”的故事

课堂上“找朋友”的故事

王竹立

                   办公室的裁纸刀不见了,打印好的课表一时无法裁剪。为了节省纸张,我在一张A4纸上打印了两份课表。

                   让学生自己裁吧!

                   晚上散步的时候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把让学生裁剪课表跟游戏结合起来呢?

                   我一直在找一个方法,让来自不同专业的一百多名学生很快熟悉起来,以便为随后开展的学习活动创造氛围。

                   于是我带了五十多张未裁剪的课表去上课。第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等一会你们部分同学会拿到一张课表,但这张课表实际是两份,上面还有另一位同学的名字。请你们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找到你们的那另一半,把课表分给他,并且互相用让对方印象深刻的方式介绍自己,下节课我要点名问问你们的另一半是谁哦!”

                   于是课间休息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课室里站满了人,大家彼此在打听对方的姓名,有些人等不及了,干脆利用话筒呼唤自己的“另一半”,还有的利用投影仪打出同学的名字,甚至有人发明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在黑板上写上“某某请联系某某,手机是XX”的字样,其他同学只要更改名字和号码就行了。一时间热闹非凡。

                   接下来的课气氛更好了。看来教学与灵感关系还真密切呀!何况我这堂课就是谈创新的。

                   *************************

                   注: 本文转引自王竹立教授的博客,转载未经许可,仅用于交流和学习,特别鸣谢!

一条评论

  1. 这是配对小游戏,用于调动人的注意力从听,回到自己身上。在这个活动中,活动的人还是会反映出他的性格特点,活跃的还是活跃的,被动的还是被动。
    我在组织教活动研讨、组织教师培训的时候,经常用这个方法(例如号码配对、例如扑克配对等)。但它并不是提高信息接收的策略,只是短暂的提醒注意力的一个策略。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