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祝智庭: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

近年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无论你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还是一名在职从业人员;无论你是为了兴趣体验,还是为了研究深造,只要打开网页,你就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享受名校名师授课,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MOOC为何物、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北京晨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华东师大开放教育学院院长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教授。

Zhu

 

高等教育将迎新挑战

北京晨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MOOC?

祝智庭:MOOC是“大众公开在线课程”的简称,2010年在美国初露端倪,2012年出现爆发性增长,《纽约时报》甚至称2012年为MOOC年。目前美国出现三大MOOCs运营机构:带斯坦福大学血统的Coursera和Udacity,是风险基金投资的营利性教育机构;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血统的edX,属于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的共同做法是允许任何人免费注册他们的在线课程,当学习者决定要拿学分时才需要交费。

按教学模式之不同,MOOCs分为xMOOC、cMOOC及tMOOC三类。xMOOC与一般网络远程教学课程无异,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属于知识复制型的。以斯坦福的《人工智能》MOOC为例,学生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内容,辅以在线测评、同伴互助及编程练习;cMOOC则是让学生运用社交软件,围绕专题开展研讨,每1至2周探究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贡献思想,以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理论为指导,属于知识建构型的;tMOOC采取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新媒体传播课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工具独立编写一些数字故事,然后在网上提交作品,其间,老师仅起到指点的作用。目前,三大MOOCs机构(Coursera、Udacity、edX)的开放课程主要采用xMOOC模式。

北京晨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曾表示,“在线教育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您认为,MOOC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祝智庭:从目前发展情况看,MOOC对高校教育的冲击波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名校发威;二是市场发力。在此形势下,国内高校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名校蠢蠢欲动,想通过发展MOOC抢占先机。普通高校心存焦虑,坐观其变。

然而,对于MOOC的教育影响,国际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尔·盖茨在谈到MOOC时也持慎重态度,他说,在线教育无疑会发生,但不应该是讲授课的简单翻版,不能指望让学生光看视频拿学分。

如果我们解读一下MOOC隐含的关键词M(Massive,大众)、O(Open,公开)、OC(OnlineCourse,在线课程),就立即可以发现:MOOC并非新鲜事物。我国68所重点高校设立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验已经十余年,已经招收学生千余万,毕业六百多万,开发在线课程两万多门。

从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形态中也可以找到MOOC的影子。首先,大多数学习是通过在线课程完成的(符合OC);其次,入学门槛较低,班额很大,也算是准大众化(符合M);第三,面向各种背景的在职学习者,采取弹性学制,在招生对象、时间维度也是比较开放的。我国在线教育机构与美国MOOC教育机构相比,最大共性是名校办学、在线教育;最大差别有两点:一是我们投入名师资源有限;二是在管理机制方面,我们是先收费后学习。诚然,我国网路远程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有的地方甚至问题迭出,但这些问题大多与管理不良、自律不严、商利驱使之类的非学术因素有关。试想,如果我国高校全面推行MOOC,难道这些负面因素就会自然消失了吗?

因此,我们不必急着对大洋彼岸出现的MOOC风潮感到惊慌失措或者欣喜若狂。我们倒是值得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我国十多年来开展在线教育和开发共享资源的经验与教训,思考如何才能排除教育中的急功近利邪念、确立创新与开放教育理念、善用网络支持本校的日常教学和校际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才是硬道理。

北京晨报:MOOC为名校教师提供了公开比拼的“擂台”。您认为,这对于教师而言,是怎样的一个考验?来自哪些方面?

祝智庭: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为知识遗传型,即教师用从其老师身上沿袭下来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知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越来越不受用。MOOC首先给大学教师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失去知识垄断性的教师们职业生涯怎么过?我的建议是应该切实转变角色,从单纯的讲师变成“教练”,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或者说,教师要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学习服务。

与大学流行的全程MOOC不同,美国许多中小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课前在网上观看教学视频,这样老师就可以在面对面课堂上集中答疑和讨论问题。此类网上、网下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倒是值得大学去大力推广的。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做好准备迎接信息化教育的挑战。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的权威知识源;二是转换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三是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有效教学与进行协同知识创新。

数字化实现教学改革

北京晨报:MOOC以强劲势头袭来,一时间,使得国内高校个个自危,“传统大学消亡论”甚嚣尘上。您认为,MOOC引发的这场教育革命真的会造成传统大学的灭亡吗?

祝智庭:教育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能单纯地通过网络教学完全替代育人方式。特别对于理工科课程而言,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多的依靠实际应用与实验完成。或许有一天,虚拟实验将得到广泛普及,但这个过程比较曲折,也不会完全取代实际操作。文科学生也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不该天天挂在网上,变成百分百的“虚拟公民”。

分析一下国际上MOOC机构的行为,如果算是成功的话,那么其成功要素可以归为三点。一是根植于开放课程资源。新西兰人很直白,办了一所“开放教育资源大学”。不过,如果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地基上构建谋利商业大厦的话,就已经背离了UNESCO于2012年倡导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让知识成为人类的共同财产”的精神。

二是得益于逐名效应,出于学习者对国际名校名师的仰慕,这一点只能令普通高校羡慕嫉妒恨。然而,名校教师未必教学高明,国际著名开放教育专家约翰·丹尼尔爵士揭穿了这一“谎言”,他说:xMOOC的谎言和悖论都与质量和教学法相关。第一个谎言是:学校的品牌是教学质量的象征。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开发xMOOC的知名高校,他们的声誉是因其研究而获得的,并没有资料表明他们在教学尤其是网上教学方面特别优秀。我本人的看法是:普通学校、普通教师也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因为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名校的MOOC不可能适用于每一类学生。普通教师也可能通过信息化教学创新让自己变成名师,普通学校也可能通过信息化教育创新变成名校。

三是归功于运作机制,先学习后付钱。这是美国人的商业高明之处,因为数字化课程资源可以无限复制,几乎不增加成本。如果换成开饭店的话,让顾客先品尝,觉得满意才付钱,谁办得起呢?

据上分析,单凭MOOC一阵风起,就轻言“传统大学消亡论”,未免有危言耸听之嫌。无论如何,大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引入网络支持教学互动与适应性评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是切实可为之事。

北京晨报:您认为,未来MOOC将对大学教育改革起到什么作用?除MOOC外,大学教育还应如何实现改革?

祝智庭:大学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要让自己眼睛只盯着MOOC。除了MOOC,大学其实还有更大的可为空间,例如在课程体系的创新重构,数字化实验环境设计,多学科协同科研平台研发以及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如果能够取得突破的话,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更有价值。诺贝尔2013化学奖颁给了“把化学实验室搬上网络”的三位科学家,应该对我们更具启发意义。我国高校在数字化科学实验平台的研发与应用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这是值得特别重视的。我们应该做到e-Learning(数字化学习)与e-Research(数字化科研)两手抓,并且创建两者互相融合的平台。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适应于信息时代的创新教育文化和灵活开放的管理体系。唯有胸怀信息化教育变革大格局,才能平心静气地去追赶国际先进教育,而不是被一些表面现象搞得集体焦虑,以致变形失态。

《北京晨报》  日期:2013年10月17日  版次:B11   晨报记者 王斌  实习记者 刘佳

5 评论

  1. 焦老师,Mooc开始慢慢的进入我们的生活,祝老师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我想问问您: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者来说,我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 对学习者而言,我觉得需要有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要有毅力能坚持学习,要有在线参与式学习的技巧。当然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那就是能上网会上网!呵呵!

  2. 个人认为国内网络教育与MOOC最大的区别不在远程学习的要素,而在于其定位。前者静,后者动,前者封闭,后者开放。简单说我们的网络教育还不是“开放”教育,我们要学MOOC的理念。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