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李克东难题

              “李克东难题”这个说法,最早是四月中旬在杭州举行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黎加厚教授亲口告诉我的。前几天,在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了对这个故事的较详细地解释:

              “李克东教授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广西南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曾经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二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李克东教授的问题称为当前中国教师博客发展的‘李克东难题’”。

              的确,李克东教授提出的这两个被黎加厚教授称为“李克东难题”的问题,颇耐人寻味,很值得我们深思。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如同众多技术创新推广所经历的历程一样,从互联网精英层的个性化启蒙,到向所有网民和非网民普及与大众化。到了2004年,在中国,博客已经成了最个人化的个人网站和电子日记。教师博客与博客群迅猛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教师博客群。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博客对教师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李克东难题”便是这样的追问之一。

李克东难题之一:为什么教师博客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

              教师博客为什么缺乏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这个问题至少可以分解为这样几个“子题”。第一、教师博客缺乏思想碰撞,是否有教师个体或者教师群体的主观因素?第二、教师博客缺乏深度互动,博客这种媒介本身是否存在某些局限性?

              对于第一点,我们应该结合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来看,教师群体有时间利用博客互动吗?教师群体习惯于这样互动吗?教师群体知道如何高效地利用博客进行思想碰撞吗?当一个群体忙得无暇思考的时候,会有思想的碰撞吗?退一步讲,那些写博客和读博客的教师利用博客开展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的情况又怎样?李教授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写博客的和不写博客的教师们深思。

              对于教师博客为什么缺乏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这个问题,中山大学的王竹立老师认为,这“可能与博客的性质和功能的局限有关,博客本来就是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后面的留言与回复只是附加的功能,对字数和格式等有诸多限制,不利于深度的交流与讨论” 。我认同王老师的这个说法,但是又产生新的疑惑:BBS想必比博客更擅长于互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BBS,人们之间的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就会必然地发生。可见,技术的成效归根结底在于人。

李克东难题之二:教师博客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

              这几年,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博客的确发展迅猛。可是,教师博客究竟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这倒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鼓励教师使用博客的时候,一味地强调使用博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显然,只关注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李克东难题”给如火如荼的教师博客群来了个当头棒喝,虽然我们用无法三言两语回答问题,但恐怕也不能由此就认为教师博客没有解决任何教学问题。对此,王竹立老师的看法同样值得深思。他说,“假如我反过来问:我们每年发表了上万篇教学研究论文,到底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恐怕也不好马上回答,也要具体就某篇文章涉及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

              王老师的说法固然是有其道理,但是,教师博客究竟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追问。也许,我们无法直接回答教师博客解决了什么问题,但是间接地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影响吗?对教师的隐性知识的分享有帮助吗?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有促进吗?这远非一个YES或NO那样简单的问题。李克东教授的问题,也许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给出见仁见智的具体答案,真正的意义在于呼唤对教师博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因为,有教师博客存在,我们永远就无法回避李克东教授这样的追问。

李克东难题补充:为什么许多一线教师不乐意写博客?

              在过去的几年间,利用应邀到各地开展教师培训、学术报告、研讨交流的机会,我不遗余力地给许许多多中小学一线教师推广博客的应用,介绍如何利用博客开展教育叙事,探讨博客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在为供职学校的全校教育硕士上公共课时,我也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甚至曾几次要求选修公共课程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利用博客提交课程作业。而事实上,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教师硕士和一线教师,实在少得可怜。绝大多数教师后来都相继放弃了“写博”。于是,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线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老师最终放弃了博客?

              不久前,应邀为一所中学所做培训活动,我随机对其中23位教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要求他们罗列出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同事不写博客的原因和理由。

              结果,对这些教师的调查发现,一线教师之所以不写博客,主要理由包括:

              没时间;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缺乏睡眠,没有时间去写;博客的内容对自己作用不大;不想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想法,习惯纸质版日记,没有习惯和毅力坚持;真实的东西难以表达;教育问题的敏感性;教师群体是比较封闭的群体,不愿外露;有点懒;缺乏必要的思考,缺少话题;没有新意,没有新鲜的事情可写;没有感受到博客的好处等等。

              仔细揣度这些原因,多多少少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其他的、深层次的根源吗?

              关中客将这个问题,就留给读者诸君吧?!

 

              注释:本文系作者为《远程教育杂志》撰写的随笔文章,即将刊发在《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17 评论

  1. 博客是每天的所思所想的记录,本身就是零碎的,而教学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肯定有其复杂性,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说大哲学家们一般一生就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如果这样的话,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博客迅速解决教学问题,是否也是苛求?

    如果没有思维的深度碰撞、没有解决教学问题,是否就没有必要写博客?我想博客最先的功能应该是记录、澄清自己思维的过程,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发表在网上,可能会对他人有所启发,或者读者愿意来个思维碰撞,那就是中彩。长期积累以后,回头梳理某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相信会有更深入、更系统的见解,真的能有些解决方法也未可知。

    总之,中小学教师愿意写博客,无论如何是值得鼓励的事情,比七拼八凑地写些所谓的论文,要有价值得多。

  2. 我的体验告诉我,有2点主要因素:1是老师们对于blog这种东西有技术上敬畏;2是不愿意分享。我写blog数年,提供的教学案例、课件、试卷无数,但是收到别人分享过来的东西10个手指就能数完。

  3. 焦老师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试着来回答这里面的基本问题:

    1、首先“教师博客”这种说法应该扔到一边。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是才是教师。首先是一个blogger,然后才有edublogger。——“教师博客”的背后是一种“工具论”思想在左右,在具体指导和操作上,又通过“区域博客”把本来有可能与世界直接互联的老师,圈回了学校和所谓的区域教研、学科教研等这种小圈子里。深度的互动和自由的呼吸、开拓的视野等密切相关的。所以,请先正确理解什么是blogger,以及所谓的海盐教师博客等“区域博客”给教师发展和个人发展所造成的伤害。

    在有可能做一个自由的blogger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尝试和老师一块体验和挖掘以blog为基本元素的Web2.0技术及社会思潮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个可能性,并鼓励老师先跳出学校、跳出区域教研等,去做一个自由的blogger,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如果在他们自由思考的过程中,反过来想对他们从事的工作做些探讨,我们鼓励他们可以借助blog记录和交流,并和他们探讨blog对个人学习、积累、交流、展示等等的价值。

    2、有以上的基础,可以进一步讨论,blog及Web2.0技术与社会思潮给自下而上的教育和社会变革带来的可能性,以及有可能如何参与到这种变革中。这样的话,也才有真正的讨论空间。否则,我们要像哄孩子一样哄老师吗,哄着老师和我们一块写博客,讨论教育吗?

    小“关中客”——

    小石,
    co-founder of Sociallearnlab.org,
    xiansf # gmail.com

  4. 文章很有启示。
    对教师不要苛求,不求他们解决什么,只希望他们能在博客交流中分享到一点教育的快乐与思考。
    对教师来说,只靠教师自己的用心去撰写博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区域、一个学校、一个团队的引领。
    我们学校的教育博客还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欢迎指导:
    南京二十四中的教育博客
    http://blog.njbxjy.net/list_region.asp?r=14

  5. 焦老师,我对这个问题也来乱说几句:)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不好理解,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要深到什么程度才叫深,怎样的互动才能产生这种深度的思想碰撞?不妨将博客与现实教学当中教师之间的讨论切磋做一个比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之间做怎么样的交流才能达到“深”呢?如果现实面对面的交流做不到,为什么要求一定要在博客上实现呢?
    关于第二个问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在现实教学当中教师们经常研讨,还跟专家研讨,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现实教学当中的教学问题只是越来越多,没有越来越少。至少博客为众多不同地域的想要讨论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
    也许ICT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它上面,因此将博客与现实对立起来是没有道理的。博客不是天生就要承担解决教学问题的。

  6. 对于问题三:
    相信写教育博客时间比较长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演员是自己
    观众也是自己
    没有观众,以及情感互动
    戏也难以持续地唱下去。
    我想这是“不乐意写的原因吧”。

    对于问题一:
    而相反地,看看财经、明星、美食、旅游博客的点击量,可以感受,工作之外,民众更想关心的是什么,晚上为什么还要哲学地思考?深度的碰撞?
    能实现这样效果的,也只有带着项目的团队。
    毕竟一线教师白天操心操劳,晚上不想操脑了,不象高校这样黑白颠倒,日夜兼程。

    对于问题二:
    我觉得问题过于功利了!
    为什么一定要解决了什么教学问题?
    那年青人读高校解决了什么能力问题?
    年青人读师范高校解决了什么教学技能问题?
    每年那么多科研经费流出又解决了什么现实问题?
    ……
    既然不的话,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

    综合:新的东西是“大师”传译过来推动的,阶段性后又是“大师”高声疾呼“要理性回归”,这不过为在域内作的一些SOSO罢了。

    这些问题如果在民间产生和流传不值一谈,或许只能在某个教师草根博客中隐晦曲折地描述着,但在大师的口中提出,却变成了重量级“难题”了,我觉得可笑。

  7. 后言:
    没有胸怀坦荡的平台,怎么作真实的、深入的交流。
    有哪个人象您这里一样?

    我们能对谁深入交流?谁又对谁能作深入交流?
    没有捧着一颗无赤诚的心对人的人,谁真心付出?
    这是社会问题,不是博客问题
    所以问题一是没有意义的。

    一般都是大师站在台下对我们讲!
    什么时候大师有时间听我们讲?
    没有时间听我们讲,单向的要求,何来深入的互动?
    以此类推,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领导之间、老师与教研员之间,道理是一样的,老师与学生之间。

    所以,不是没有,是少。
    也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吧!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