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BOOK协同翻译:一种超快乐的体验

           早在1999年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这本书。当时,单从内容目录上看,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之所以深受学界青睐,是因为它极具权威性和系统性。全书基本含盖了教育技术学的最主要的领域,从基本理论,到各个分支,到不同应用领域。 全书几个版本的作者队伍阵容强大整齐,独到的见解、宽广的视野、丰富地实践经验,使得该书赢得了领先的地位。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钟爱就是最好的明证,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有了十多种文字的版本,这个对于年轻的教育技术学领域来说,这实在是不多见的。因此,我从那时开始,就将这本书看做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籍之第一本。

           1996年,《手册》初版由美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学院终身教授戴维•乔纳森(David Jonassen)博士担纲主编,由来自以美国为主的、世界1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顶尖教育技术学家主笔,由迈克米兰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出版发行。后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获得了电子版本的有限传播权,AECT的所有会员都可以在线浏览AECT网站上的电子版。

           在与美国同行的交流过程以及网络浏览美国大学教育技术学教学网站中,当时我发现这本书是美国同行的重要参考书,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后来,在我与乔纳森的E-mail交流中获悉,本书的修订版本已经完成,新版增加好几章内容,新版2004年由Lawrence Erlbaum公司出版发行了印刷本与CD-ROM。

           2001年,我由原来的工作单位到了SCNU。第二年,我的导师桑新民教授倡导教育技术学“五个十”的研究(10本书、10位专家、10种杂志、10个研究机构、10篇文章)。于是,我将其与其他九本书一并列为美国教育技术学10大名著之首,并将其介绍发布在我当时创办并维护的《教育技术学动态》(http://edutech.tongtu.net)上,后来这个网站因为要收费,我终止了这个网站的维护。但是,有关美国教育技术学名著TOP10的介绍,便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开了。

           差不多从2003年开始,在每一届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之后,我便给这些准硕士生们发布五个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就是要他们翻译手册第一版中的一章。这实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起到了准硕士生们热身的效果,尽管翻译出来的东西参差不齐。再后来,在给硕士生讲授《教育技术学文献研究》课程的时候,我都讲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读过《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这本书,你说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硕士,俺是不相信你的”。这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辞,但是表明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

           2002年下半年及2003年初,我开始尝试探索将《手册》翻译成中文的可能性。先是写邮件给乔纳森,他说他并不拥有版权,建议我联系出版社,我又联系了出版社,出版社建议我联系当时的AECT的执行主席Philip先生。在多次邮件交谈中,基本上获得了Philip同意。在那个时候,我和桑新民教授计划访问美国,在访问日程安排中,我们将Bloomington作为一站,计划对AECT进行顺访。我与Philip先生约定面谈手册中译事宜。不巧地是,因为第二次海湾战争,我和桑教授均没有获得美国签证,我们的访问计划泡汤了。《手册》中文翻译一事搁浅。

           2007年12月,《手册》第三版出版发行。2008年暑假,友群带领ECNU的领导来广州考察,在508我的办公室里,我又扯到《手册》一事。正好此前《手册》第三版主编之一Jeroen Van Merrienboer先生应友群之邀请,到访过ECNU,友群很早也就对这本书“耿耿于怀”,我们两人一拍即合。在那个晚上,我们两个当即一致表示,要合伙将这个事情做成。

            在目前大学学院的科研业绩考核与职称评定中,翻译作品顶多顶多只能勉强作为参考性的学术成果。这样,学术著作的翻译工作便不仅是艰辛的,而且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它既无法赢得图书市场的等值回报,又难以获得现行科研体制的充分认可。在这样的知识生产机制和科研评价体系中,投身翻译工作,实际上就是“奉献”,而严谨认真的翻译几乎可以说是“自虐性的牺牲”。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热衷去做这个事情呢?我跟友群兄说,“咱这一辈子,如果说能为教育技术学做一、两件事情的话,翻译这本手册,就是可以算一件”,“如果咱今后只翻译一本书,那就是这本书”。“这本书对于推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缩短与美国以及欧洲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差距,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些都是当时的原话。这也是为什么要去干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原因了。

           9月的时候,得知桑老师要赴美出席AECT年会,我还跟他在电话里提及《手册》中文翻译的事情,希望他能在美期间就手册版权贸易予以斡旋。10月,收到友群邮件,说版权的事情有希望了。出版社觉得篇幅太大,用户群比较窄,压力比较大,他问我有无信心,我们是否要干。我立即回电话给他,表示我们一定要做这个事情,并开始了频繁的邮件往来。北京大学的汪琼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美凤教授也爽快地接受邀请一起来做这个事情。11月底,友群代表大伙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出版合同签了。《手册》第三版中文翻译计划正式启动。

           友群、汪琼、美凤和我四人开始分头召集人马。很快,一个由34人组成的高素质的班子搭建起来了。张文兰、汪晓东、张倩苇、顾小清、王爱华、吴筱萌、赵国栋、贾积有、郑葳、李海霞、庄榕霞、张志祯、金慧、石敏、张秀梅、穆  肃、贾义敏、裴新宁、赵  健、郑太年、王旭卿、孙亚玲、王为杰、闫寒冰、李  妍、吕林海、Haihong Hu、王琼常纷纷加入。所有参与者几乎全部是具有翻译经验的、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其中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有4人。能与这些人一起共事,对我,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们利用17xie平台作为协同写作的平台。大伙纷纷加入进来,好主意层出不穷,事情在顺利地进行之中。借助网络的协作启动起来了。到目前为止,初稿翻译基本完成,比我和友群当初的估计要乐观很多。眼下,大伙正在进行第一轮的交叉校对,希望能在9月左右完成一校。然后利用年底之前的时间,进行二校。如果一切顺利,这部大部头的东西,将会在2010年夏天与读者见面。

7 评论

    • yeeyan是我很喜欢的工具之一。但是在启动 Handbook时,一些朋友不主张开放翻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出版社的利益的保护。希望下次有机会利用Yeeyan来翻译了!呵呵!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