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会是争相上MOOC

xiaoming 

(上图源自网络,出处不详) 

李晓明教授是北京大学校长助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教授,是搜索引擎和网页挖掘领域的专家。

2013年3月,北京大学发布了《北京大学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意见》。根据这份文件,北京大学将“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校长助理、计算机系教授李晓明目前是网络开放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13年9月4日,北京大学在edX平台上开放四门MOOCs课程注册。不久前,北京大学又与Coursera合作,9月10日在Coursera平台上新发布三门课程,至此,北京大学在秋季学期共有七门课程对全球开放。

根据《北京大学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意见》,北京大学计划在5年内争取建设100门网络开放课程。北京大学在校生可获得与传统课堂教学等值的课程学分,其他学生可以获得北大提供的学习证书。

前天,包括李晓明教授领衔的《人群与网络》课程在内的几门课程在Coursera上线。

下面这文章是李晓明教授2013年9月23日发表在自己博客上的文章。以下为正文:

未来,将会是争相上MOOC   /李晓明

最近,不少媒体关心北京大学MOOC的事情。其中,特别想知道的情况之一是教师对参与MOOC教学的态度。我想这是抓住了要点,因为课总是要由教师讲的,光领导在那里谈理念、发号召可能还是虚的。

做教师的人都知道,在大学上一门课,是一个big commitment。面对学生几十个小时,讲一套自己觉得有意思,学生也觉得有收获的东西,是有压力的,无论是新上岗的年轻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老教授。当然,如果已经是某校教师了,作为工作职责的一部分,想推也不一定好意思。现在,MOOC了,对像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而且还要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原来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在基于自愿的条件下,一个教师为什么会去“找这个麻烦”。

是因为学校想推动这项工作,要求某些教师做,不得已而为之?——至少对北大已经上线的这10门课来说不是。10门课是在自愿报名,自行准备基础上逐步确定的。

是学校想推动这项工作,因此给出了很强的“激励措施”?——至少对北大已经上线的这10门课来说不是。

是这些教师不知轻重,以为 不用费什么劲就可以提高知名度?——也不是。过去几个月的准备,老师们的精力投入是巨大的,特别是像毕明辉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那种大制作的搞法,只能睡在办公室才有可能了,而未来几个月的教学活动,除了需要继续非常规的投入外,是否就能提高知名度还真不一定。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点:

* 对相关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那一套比较熟悉,感觉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能在自己的掌控中,因此乐意尝试一下这种新生事物,就好像尝试手机上某一款新的应用软件。

* 对自己的教学很有信心,乐意传播给更多的人,费点劲也是值得的,这正好是个机会。

* 意识到MOOC这种形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灵活性,而且给老师也提供了教书的效率,一次备课,多次使用。特别是用不着每年在课堂上重复那些已经讲过多次的“段子”,可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上来,加之还可以做“混合模式教学”实验,这会使得教学活动更有意思。

* 学校的鼓励与支持态度。特别是,认定如此上课从工作量等考量上就等同于传统上课。

当然,这是从积极分子身上总结出来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立刻为之所动(也不一定立刻体会得了其中的意义),北大现在愿意做MOOC的毕竟还是很少。但我相当肯定的认为,只要你认可了教书这份工作,而且自以为还教得可以,那边放着一条MOOC之路,就会有你心动的那一天。而一旦踏上了MOOC之路,就会看到春暖花开。

未来,将会是争相上MOOC。为什么不呢?

文转引自李晓明教授的博客,转载未经授权,特别鸣谢!

6 评论

  1. 李教授是北京大学慕课的推动者,也是授课教师之一,《人群与网络》是他领衔主讲的。这篇博文李教授介绍了教师为什么要上慕课?教师上慕课的动机是什么?这4点,出自作为授课教师的李教授之口,相信是有说服力的。不过,“未来,将会是争相上MOOC”,我看倒不一定现实了!呵呵!

  2. 我觉得电子书包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和企业合作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当然,可能一开始教师学生也很有兴趣尝试,但是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现在有些学校骑虎难下。mooc还很新,但是会不会走上电子书包的路,也很难说。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