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青黄德莹女士博客所想到的

黄德莹是谁?

           黄德莹是谁?俺不认识。我只是刚刚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了她的博客。她,一个曾在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公社麦穰大堆赵家庄生产队插队,现在居住在美国的女知青,一位喜欢写博客的奶奶级的人物。

不会英文闯西洋

           从年龄上判断,黄女士英文显然不怎么好!至少在去美国之前是这样的。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这实在是太正常了。这不,她博客上这一段惊心动魄之旅,现在让俺想想都替她捏把汗。

           “二OOO年七月二十日,我在语言不通,文字不识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心怀忐忑,捏着一张看不懂的英文机票,提着一包容易摔碎的盖碗茶瓷器,步履维艰地冲出
亚洲,走向世界……这一去犹如“大肚子走钢丝,挺而走险”哪!飞过太平洋,横穿半个美国,转乘三次飞机,历时近三十个小时,没有吃一顿饱饭,没有困一个好
觉,万里奔波,总算去到女儿家。

         惊魂略定,回想这一路的磕磕绊绊,真是后怕不已:首先是因为行程推迟一日,被美国航空公司安排住进上海“希尔顿”饭店,不知道如何调整温度过低的中央空
调,使得我在38度大热天不得不钻进被子里避寒;其二是美国航班晚一天起飞,使预定在丹佛等我的接机人与我错过时间,我将不得不独自面对偌大的机场,在有
限的时间内,在问不着路看不懂说明的情况下,凭着“看图识路”的真功夫,找到下一行程的登机口;其三是在旧金山还未入关,而已到了我转机的时间,急得我两
眼发直,不知道美国航空公司改航班如同在中国食堂排轮子打饭;其四是原定经过丹佛时有朋友带我转机的,而改道去了芝加哥我就得自寻出路;其五是在旧金山转
机时,登机时间已到而大家依然坐着不动,我竟不明白美国的飞机也会经常晚点;其六是在芝加哥转机时,不知有两个小时时差,还以为在美国坐飞机像在中国坐郊
区车,上满人就走;其七是到了堪萨斯发觉离女儿约定接我的时间还差两小时,不知道我表上的七点属于旧金山而这里已经到九点;其八是在候机时因牢记国内智者
的指教,内急而守着 “RESTROOM”找不着“WC”的尴尬……

         以上摘自黄女士博客黄月亮红月亮的BLOG

用谷歌地球梦回赵家庄

         2009年3月25日,在美国生活的知青黄德莹,借助Google Earth,访问了一次当年插队的地方。在她的博客上,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昨晚,突然心血来潮想起用Google‘卫星地图’去看看我当年落户的生产队,经过一般折腾,还真成就了这桩心事。于是我在万里之外夜深人静之时,‘回到’我青春激扬的时代,看着梦里寻它千百度的小小山村,俺禁不住老泪纵横”。

            为什么要写下黄德莹女士的博客呢?因为她的这篇博文,使我重新思考数字原住民的问题。从黄女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原住民并不一定是新生一代,也可能是像黄女士这样的六十岁的人。数字移民,并不必然是老一代人,也可能是现在正在学校读书的90后们。

            联系我们现在读书的学生,我觉得在技术敏感性上和尝试应用上,远远不如黄女士。看来,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并非简单的是用年龄来划分的。

一条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