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韦禾:教育人生 学界楷模

          

            展开当代中国教育史册,一连串闪光的名字映入眼帘,其中李秉德、刘佛年、王承绪、顾明远、谢希德、潘懋元、汪永铨、朱九思、鲁洁、叶澜、王逢贤这11位中国当代教育家,正是本书的主人公。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通过对这11位学者的深入访谈,第一次接触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并在本书中呈现了他们从童年开始一生的教育、生活、学术和领导的经历。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教育家们的“思想肖像”,叙述他们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虽饱受沧桑之苦但却从未背叛其使命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得以从中领悟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阅读本书是一种心灵享受,不仅教育家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不凡人生令人动容,作者许美德教授深厚的叙事功力亦值得赞叹,她真实地呈现了11位学者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献身学术,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教育发展呕心沥血的一生,以及他们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走过的道路和作出的贡献,给人以诸多启迪。

            启迪之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其不竭的思想源泉和人生动力

            正如作者所言,“在中国开展合作项目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了中国的老一辈学者。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均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论、学习观、社会观和自然观。”“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在诠释着儒家传统的可能性。在当前这个文明对话的时代,他们恪守的道德即使是在东亚之外也能够激起人们的共鸣。”可以说,这一点认识既是许美德本人研究中国教育家的内在动力,也是她理解中国教育家的逻辑起点。但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侧重于著作解读不同,许美德则是把思想史转换成生活史,并因此采用了叙事的研究方法,不仅生动再现了他们的人生经历,而且深刻揭示了其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儒家传统价值观。

            顺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看到,本书描绘的11位学者在求学的生涯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儒家经典和儒家为学之道,虽然他们中许多人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在国内求学者也一样受过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洗礼,但他们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在内心深深扎根,他们的一生反映出了被中国人广为接受、流传时间长达数千年的儒家教育模式的真正特征与不朽价值。正是这些文化传统对教育家们的人生起到支撑作用——无论是战乱、失学、与亲人离散(如谢希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从海外返回内地,并从此与移居台湾的父亲终生未得相见)的人生苦难,也无论各种政治运动的考验(如李秉德曾被打成右派、刘佛年在“文革”中被批斗等),社会的剧变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均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某种意义上,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亦堪称是多姿多彩。”作者的这一概括无疑十分精辟。

            启迪之二,献身学术,成就教育人生

            20世纪的中国是多事之秋。政权更迭,岁月动荡,对选择了教育学术道路的11位学者来说,更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磨难。虽然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执著、坚守,淡泊功利是他们的共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他们播下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李秉德作为教学论和教育实验的开拓者,毕生致力于在中国背景中进行教育实验,为建立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教与学的方式呕心沥血并卓有建树;顾明远领导创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且在1983—2002年间担任该学会的主席,为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同时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潘懋元致力于建立新学科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王承绪领衔翻译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和张瑞璠合作主编了三卷本《中外教育比较史纲》,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谢希德从一位知名科学家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位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女校长,同时也是带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刘佛年从1949—1980年一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之一,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之时使之成为全国师范教育领域中的领头羊,并提出师范大学不仅仅是要培养教师,还要培养管理者和教育领导;而朱九思领导下的“华工”从一所高度专业化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得到世界认可的综合性大学,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先驱;汪永铨在北大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目睹了北大的变迁并在反思教育和国家发展的一些深刻问题过程中成为一个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领导者;叶澜则开始进行理解教育理论和中国基础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思想体系;另一位女学者鲁洁的教育家生涯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她以自己的杰出领导为该校的道德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出身寒微10岁才上小学的渔民之子王逢贤靠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学家。

            11位学者可谓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成长都与一所或几所大学密切相连,伴随着大学的命运和自身学术的发展,他们各自心中的教育使命及其人生意义也得以揭示。从艰辛备尝到“终成正果”,其教育人生的曲折与艰辛让人感慨万千,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启迪之三,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是一份世界遗产

            11位学者的故事并非只有个案意义,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结合他们个人的及其所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以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勾画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复杂多变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图景,通过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取向和独特命运,诠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视角和领域。

            作为一位功力深厚的比较教育学家,许美德教授在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在11位主人公身上的表现之后,深刻地指出,在当前的文明对话时期,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无疑可以看成是一份世界遗产,是值得全球教育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资源。11位学者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仅可以激励来者,而且可以丰富21世纪的全球教育对话,可使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从中受益。20世纪关于儒家思想的探讨存在许多盲点或误解,但正如《东亚现代性中的儒家传统》的作者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所追问的,“四书五经”的长期流传是否可以说明这些典籍的文化价值呢?狄百瑞的研究认为,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课程为个体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体由此基础可以进入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并从西方那里获取现代化事业不可或缺的新式科学知识。这亦为11位学者的学术生涯所证明。

            应该说,许美德教授的这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回顾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虽然已经有许多人作过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政治背景下面展开分析,常常将教育政策与实践理解为经济现代化和建构民族国家的工具。……从持续不断的教育变革,政策文件、法规、制度变迁,统计数据,到乡村层面的教育问题,诸如入学率和扫盲成就等,人们都可以找到详细的档案记录。然而,这类研究却不多见,即考察个人的生活经历,进而揭示个体心目中的(中国)教育经验”。本书正是这样一部从人生经历展开教育研究的上乘之作。作者从1997年秋到2001年春之间对11位学者进行了数十次访谈,每次草稿都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替我仔细校对其中的细节内容,同时还会给我提供更多的合适材料。”作者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写作态度,赢得了11位学者的信任与尊重,正是他们的通力合作才诞生了这本《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或许,对中国的教育研究者来说,许美德教授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态度,及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又何尝不是有价值的启迪呢?

作者:韦禾。 出处:《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15日

转引自:http://www.sinobook.com.cn/comment/newsdetail.cfm?iCntno=5595

图1为许美德博士(Ruth Hayhoe)2006年6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做题为《中国有4影响的教育家画像》的演讲。转自http://www.ecnuhe.org/news/20060620.htm。

2009年1月20日补记:

由丁钢教授主编、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共五部著作:

许美德著《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

王枬等著《教师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

t Definitions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alt:SimSun;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parent:””;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1.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Section1
{size:595.3pt 841.9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42.55pt;
mso-footer-margin:49.6pt;
mso-paper-source:0;
layout-grid:15.6pt;}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
–>孙崇文著《学生生活图景:世俗内外的教育冲突》;

丁钢著《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以及

张素玲著《文化、性别与教育:1990-1993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