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摘  要:本文以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实践及作者指导完成的6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系统总结和回顾所进行的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研究,包括教师培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听、说教学等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最后对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技术、中学英语、互联网

引  言

           当代信息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和包括英语学与教在内的各个学科教学的革命。英语“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互联网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师ICT技能的培养等热点问题,不仅受到英语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不仅如此,正在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那么,教师究竟如何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来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来促进中小学英语阅读、写作、听说等教学?

一、 互联网与中学英语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国际互联网对于教育教学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日益久远和深刻的影响。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国际互联网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英语教学最大最丰富的资源库。根据统计,全球有3/4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的,而国际互联网上的英语信息更是高达90%以上。这些信息中,许多可以经过教师的检索、组织、筛选、加工而运用于英语教学。在互联网上,有诸多英文报纸、杂志和英美原版图书,供英语爱好者免费阅读。仅在创建于1993年的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免费在线图书资源网站The online books Page上,就有超过3万本以上的英文原版图书可供学习者使用,这个数量可能超过中国任何一所中小学图书馆英文藏书的数量。利用龙卷风网络视听机,教师和学生可以收听和用电脑录制世界上1000多个电台的节目(绝大多数是英语节目)。同时,随着多媒体检索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上大量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材料也可以轻松地进入英语环境,用于学生听说练习。

           其次,国际互联网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和环境。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而国际互联网恰好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时空学习,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经由网络可直接与母语为英语的网络用户实时交互。在视频会议系统和音频会议系统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学生和老师可在聊天室与母语为英语的人直接交流。利用免费的Yahoo Messenger、Paltalk、Skype、AOL Messenger等软件,学生与教师可直接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在网络上实现实时交流。国际互联网是英语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相互切磋和研究教学的重要舞台;在国际互联网上,拥有大量教学工具软件和学习工具软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便利。

           第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通俗地说,学习好外语,可以多了解国外的事情,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向外国介绍我们的国家,此为外语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成了国际普通话,成了国际通用语言。要想融入世界,必须突破英语关。

           同时,在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虚拟“村落”。现代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使地球村得以形成。地球村是互联网的发展;是信息网络时代的集中体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形成。

           如此看来,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和外国语的教学,核心都是交流与沟通,是Communication(见上图1)。这一共同点不仅使得借助信息与通讯技术促进外语教学成为必须,而且也使其成为一种可能,一种必然,一种趋势。

二、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教师培训实践

(一)、中英合作英语教学与互联网项目(ETIP)

           中英合作英语教育与互联网项目(English Teaching & Internet Project)是由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与广东省教育厅合作的一个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担了项目第一期的评估工作和第二期的组织实施工作。

           ETIP项目以英语教学作为实验科目,希望通过项目实践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被其它科目分享借鉴。教师培训、信息共享与信息传播是该项目的三个重要构件和元素。通过“面对面”培训与网上交流的形式,广东省内40所项目学校选拔的40名优秀的中学英语老师参加了中英双方共同举办的培训。

           ETIP项目中教师培训构件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项目协调员,使其成为后续项目创新推广阶段的培训者,在广东各个地区进行拓展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加工与评价、应用与创造等内容,特别是其中有关英语教学软件的介绍,使得接受培训的英语教师大开眼界。接受培训后,40名教师将分别为其本校和本地区的其它英语老师提供类似的培训。

           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构件的目的在于,借助网络,构件项目成员的虚拟学习社区,促进项目协调员、项目参与学校以及其他英语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传播项目成果。ETIP项目设计开发了项目网站(www.etiponline.net, 与2004年8月项目终止后关闭)。

(二)、中-加-美英语浸入式教学与课程研究(CCUEI)

           1996,由我国对外贸易经济部、加拿大联邦政府国际开发署、我国国家教委和加拿大大学联合会共同批准,由加拿大联邦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中加大学合作巩固项目[SULCP]正式启动。

           在华南师范大学强海燕教授的提议下,于2000年启动作为其子项目之一的),“英语浸入式教学试验研究”,2002年该项目名称变更为“中国-加拿大-美国教育合作英语浸入式教学与课程研究”,简称CCUEI项目(China-Canada-United States Collaborative 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所谓英语浸入式(English Immersion)是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英语环境中,教师只用英语面对学生,不但用英语教授英语,而且用英语讲授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也就是说,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

           目前,英语浸入式教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迄今为止,除西安、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实验幼儿园及小学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外,在浙江、湖北、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正在进行项目推广。

三、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探索作为技术环境、手段和资源的国际互联网究竟如何促进和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依照我们的研究出发点,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核心)与英语教学的关系研究是教育技术学研究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拓展,反过来说,英语教学与互联网之所以能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因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无非有三条:第一、探索、研究和开发技术以促进教育教学;第二、研究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第三,

           从2002年开始,本文作者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指导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先后完成了6篇涉及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他们分别是2003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刘梦莲同学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与桑新民教授联合指导)、2004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刘晓斌 《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以及2002届教育硕士刘华芹 《Weblog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建飞的《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曹妙盈的《基于网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李良章 《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

(一)、教师ICT技能培训研究

           刘梦莲同学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通过对广州市东山区和ETIP第二批协调员的两次培训实践活动与反思的研究,提出在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抓住ICT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功能本质“C”,以“中小学英语教师ICT与ELT核心技能”为主要内容,把ICT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培训模式。该模式以ICT与英语教学的共同功能本质“C”为核心,培训目标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培训内容以理论与实践双重目标为导向,自组织及培训者、优秀教师和学员三结合,以及与个人技能提高与教学发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刘晓斌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结合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及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中英合作英语教师培训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

           研究发现,信息素养是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文章提出了包括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
           1. 搜索:利用ICT搜索英语教学信息的技能;
           2. 评价:对搜索到的英语教学信息进行评价的技能;
           3. 获取:获取有用的英语教学信息的技能;
           4. 表达:表达与呈现英语教学信息的技能;
           5. 交流:运用ICT,进行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与协作的技能;
           6. 整合:将ICT与英语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技能。

           不仅如此,文章还分析了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培训的“资源观”和“工具观”。比较了两种不同指导思想和目标导向的ICT技能观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培训价值和培训模式,最后就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基于互联网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Weblog作为一个优秀的网上个人空间已被许多bloggers厚爱,它既是一个知识管理工具,同时又是一个数字化的写作工具。它集历程记录、交流、评论、知识管理、个人主页等为一体,具有简单、易操作、实用的特点,在这个平台上,老师布置任务,批阅学生作品;学生完成任务、批改、评论学习伙伴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了一门技能、一种新的学习英语的方式。

           基于此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刘华芹 《Weblog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准实验设计,依据学生初二期末英语统测成绩(前测),抽取一个班(53人)作为试验观察对象,另一个班(51人)作对比对象。在试验班采用Weblog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将课本(JBIII)每单元的写作部分作为主要素材,以中考的“读写综合”为目标,实践了十多个主题的写作训练。

           研究发现:将Weblog平台引入初中英语巩固性写作和拓展性英语学习是富有成效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态度、方法、效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共享的延续性;探索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网上作文评改新模式;另外它的适用对象应选择较高年级,如初三或高一年级以上,至少学生能根据所学句型、短语造出简单的句子。

           曹妙盈的 《基于网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借鉴语文学科开展网络写作教学的成功经验以及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众多实践经验,选取了适合高中学生的引导性写作这一写作水平,在写作课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了教学试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引导性写作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主要特点和该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以及评价方法。

           其教学试验为期8个月,以高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为对象;写作教学在局域网环境下,依托网站“中学英语写作论坛”进行。学生在教学的“(课前)提出任务 —(课中)呈现任务、完成写作、部分作文评改 —(课后)第二课堂组织” 三个阶段、五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网络在信息搜索、互动交流和评价、即时反馈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主动、协作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环境下的引导性写作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写作态度、促进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策略及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进行协作学习的能力。曹妙盈提出的“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引导性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三)、基于互联网的中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

           在《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李良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及准实验研究法对实验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提出了网络资源运用于外语听说教学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步骤。在文章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教学的优势和教师所应扮演的角色,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教学案例及个案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运用网络英语听说资源,为实现了《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教学要走与网络资源相整合的最新理论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主题探究的课堂教学策略是网络英语听说学习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网络资源的运用是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式。

(四)、基于互联网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李建飞的《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当代阅读与外语阅读教学的理论为依据,比较深入地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大纲》、《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考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的要求,研究过程中选取了适合高中学生的阅读主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的方法以及阅读能力的评估方法。

           研究发现:任务型驱动教学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可行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目标指向性的确定;阅读的互动过程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表达(express) 和交流 (communicate)让学生的的活动变成真正有意义的活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self-studying)”能力。

四、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建议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网络不仅是教学资源最丰富的宝藏,而且也是语言教学和课程与教学国际化的窗口,这一点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要优越地多。英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那的确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教师的ICT技能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师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师的ICT技能。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师的ICT技能主要包括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获取、信息表达、沟通交流、整合应用。尤其是其中的信息检索与信息获取能力,它在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信息时代教师自主学习和主动问题解决的能力。

           语言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言环境。利用国际互联网,教师可以跨时空,把自己班级的同学与母语是英语的国家的同学建立联系,把自己的班级带入一个国际化的氛围,让学生透过网络来参与交流,学习外国的文化,了解世界,增进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在这方面,在粤北山区韶关桢江区执信小学,广东韶关的吴秉健和游陆莲老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使自己教授的班级的同学与世界近30个国家的同龄孩子建立了联系,他们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语音会议系统等进行交流,开展主题探究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中,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组织实施上,都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让教师侵入网络氛围和语言氛围之中,在协商、交流、对话与建构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进而提升我们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的普及,社会性软件为外国语的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例如,如E-mail 、QQ、雅虎通、MSN、ICQ、Paltalk、Tom Skype、等等,一系列即时通讯工具可用于口语、听力和跨文化交际学习;Listserv与BBS、 Weblog、youtube、Teachertube、Schooltube、Moodle等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教学资源,而且提供了沟通的机会。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熟悉这些网络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些网络应用的特点与规律,创造性地把这些网络应用融入英语学科教学之中。

结束语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是全球教育科技化的必然结果。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是每一位信息时代教师的历史使命。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ay Clifford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 刘梦莲.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3.
2. 刘晓斌.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4.
3. 刘华芹.Weblog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4.
4. 李建飞.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4.
5. 曹妙盈.基于网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4.
6. 李良章.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4.
7. 陈诗颖, 苏桂兰.英语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定位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 2003(04)
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9. Edward W. Wolfe and Jonathan R. Manal,Composition Medium Comparability in a Direct Writing Assessment of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Vol. 8, No. 1, January 2004, pp. 53-65
10. Klaus Brandl,Integrating Internet-Based Reading Materials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From Teacher- To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es,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Vol. 6, No.3, September 2002, pp. 87-107
11. Young, C. A. & Bush, J. (2004). Teach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with technology: A critical approach and pedagogical framework.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Online serial], 4(1). Available: [EB/OL].http://www.citejournal.org/vol4/iss1/languagearts/article1.cfm.
12. The online books Page. [EB/OL]. http://onlinebooks.library.upenn.edu/.

一条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