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万分钟》之忧思

          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一年有365天。美国中学学制4年,4年光阴计2,102,400分钟。两百万分钟是美国高中生要在学校度过岁月。

          由查德•赫特(Chad Heeter)执导并兼剪辑,风险投资家罗伯特•A•康普顿 (Robert A. Compton) 任执行制片人的长约一小时的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自2007年9月完成试映起,不仅震惊美国,而且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媒体上,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自今年年初以来,在国内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关心教育的人士,开始反思这部纪录片给予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美国人的教育危机意识

          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跟踪记录和观察分析了来自中国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印度班加罗尔市圣保罗英文学校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的各两位高中生长达一年之久的学习生活,探讨了三个国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各自文化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教育标准是如何被学校、家庭和学生所接受的,学生自己、家庭、学校又是如何看待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的等问题。

          透过六位学生的生活,影片在比较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高中教育之后,向美国教育界以至整个美国社会再次发出了“盛世危言”:美国高中生学习太没有压力。长此下去,中国和印度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击败美国。美国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太少了,美国学生必须要在数学和科学等基础课程上花大力气,要不然美国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美国创造高收入工作的能力也会下降。

          纵观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说美国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在整个国民心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深层危机意识:即当国家面临极大的危机时,总是想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企图摆脱危机的困扰。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引发了美国战后大规模的科学教育改革,美国人深感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构成了对其国防安全的威胁,因而在1958年颁布了旨在促进基础科学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国防教育法》。到了八十年代,美国人再次发现,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受到日本、德国等“二战”后重新崛起的经济大国的严峻挑战,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堪称美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这部纪录片中,人们可以再次清晰地解读出影片为美国未来是否能够保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甚至是否还能够继续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具有的那份焦虑感。美国人总是富有危机感,美国人自己却从未陷入过自我陶醉的满足之中。这恐怕是美国在二十世纪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中国的高中教育真得比美国强吗?

          回顾历史, 在过去的30年里,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一个时代的一个拐点,中国的教育和科学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次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一次提出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开始试行。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

          纪录片《两百万分钟》执行制片人,罗伯特•A•康普顿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标准已经把美国抛在了后面”。影片告诫美国人,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领先于美国几年的水平。果真如此吗?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和印度人均会有自己的看法。

          从严格意义上说,《两百万分钟》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结论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中国和印度,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任何一所学校,每个国家的任何两个学生,都无法代表所在学校以及那个国家的学生群体。以此来得出结论,中国和印度的中学教育远超过美国,实在有点危言耸听了。中国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是一所坐落于上海市繁华中心徐家汇的、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的百年名校;印度的班加罗尔市圣保罗英文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以这样在中国和印度名列前茅的两所学校的学生与美国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取样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使得“印度和中国的高中教育优于美国”的这个结论是极为靠不住。

《两百万分钟》之忧思

          据报道,该记录片在印度试映之后,印度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真比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那么多吗?而在美国,他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则是:我们真需要像印度和中国学生学那么久吗?我们需要给孩子们那么大的压力吗?该片尚未在中国放映,设想一下,观看完这个影片的中国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会是什么呢?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又会做出什么回应呢?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教育在过去30年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系列的举措,如一串串脚印,必将印刻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然而,我们更需要正视,中国基础教育的地域差别、 学校差别、师资差别、生源差别都非常大。沿海地区的学校和内陆地区的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在师资、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千差万别,教育机会与教育公平问题仍比较突出。应试教育在基层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步履维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成长的世界性大国。但成长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更要求我们具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警惕教育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一味地认为“外国的月亮比我们的圆”;同时更要反对《两百万分钟》可能带给国人的沾沾自喜与自满自大。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逐步超越发达国家。

          今日之学校,需要为未来培养国际公民。今日之学生,将会去从事那些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和工作,去解决今日我们无法想象的问题,去使用那些尚未发明出来的科技,去在日益鲜明的地球村与来自其他国度的村民们一起生存、合作、竞争、共处与发展。

          我们的学生、教师、课程、教学、学校真的准备好了吗?

          我们需要比美国人更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基础教育……

一条评论

  1. 我觉得中华民族一向都是缺乏危机意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早在人心,但清朝政府不还是坐着大国梦,直到大炮声来到。。。我觉得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性,要的是取长补短。。。现在的中国人做需要培养的是爱国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