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才入学不久,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他们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就完蛋了。但这该怪谁呢?
近年我给大学新生演讲时,往往会以传播学宗师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的生平为题发挥。熟悉传播学的人都知道,麦克卢汉奠定传播学的基础最有名的两句话是“媒体即信息 ”和“媒体是人的延伸”,但很少有人会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为了准备演讲,我阅读了他的书信集,尝试理解他学过和读过些什么,缘何能“无中生有”地创立起一门新的学科。答案很简单——他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念的都是英国文学,读的都是经典原著。我想告诉学生的是,目下人人趋之若鹜的传播学,其实源出一个古老的学科——文学。如果我们舍本逐末,很容易会陷于末流。我寄望学生能像麦克卢汉一样,多读经典原著,练就批判精神。
我这番寄望,是通过麦克卢汉几段话来表达的。1934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曾致信父母说:一个人在北美取得一个大学学位,即意味着他的教育完蛋了。道理很简单,大学介绍知识的模式是把它简化,因此,一个年轻的心灵只要用上这种方式去认识事物,不用多久,就什么可能性都穷尽了。不管愿不愿意,他的 “教育”从此就结束了。他对他学习过的每一种事物都会有一套清楚界定的概念,他也会莫名其妙地以为,在往后的日子里,如果他想重读Wordsworth的作品来善用他的余暇,最佳的方法是重读他本科生时代摘下的那些简明而“正确”(太正确)的笔记。
时至1970年代,麦克卢汉的学术地位已难以动摇,但他对“专家”身份却深恶痛绝。他曾说:“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心智上能有足够的认真,去培养自己面对各种新处境的感官能力,所谓的‘专家’就不是这种人。这类专家是充满不安的,也恰恰因为如此,他才会专于一个方面,以取得一点点自信。”所以,他从未“专于 ”所谓的传播学上。事实上,自1950年代在多伦多大学构思筹办“文化与技术中心”伊始,麦克卢汉就认为这个研究领域应该结合文科和理科的关怀与方法。
“文科(Arts)是用来提供观察的准绳和技巧,以及人类被记录下来的和已经达致的经验的。”文科,“既是出发的站点,也是归宿的所在。”
上述这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许,麦克卢汉离世前数月的某一幕最能说明。1979年,他不幸中风,左脑严重受损,丧失了大部分的阅读、书写和说话能力,这对于一个以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为终生志业的学者来说,无疑是造物弄人。在他人生最后一个春天的某日,他遥望窗外的雨景,蓦地背诵起那么一句诗:“四月煞是最无情……”在同年的除夕夜,他与挚友共进晚餐后,就在睡梦中辞世了。他壮年时“离开”了传统的文科,创立起一门新的学问,晚年却“回归”到文学世界去。他有幸在求学期间读了文学原著,因此在他丧失了大部分的沟通能力后,残存在他的脑袋中的,不是应考笔记,不是传播学理论,而是一阕诗歌。
最近,我又给学生作了一次这样的演讲,演讲完毕,学生循例拍掌,我问他们有没有问题、意见或批评,全场默然,我只好收拾离开。此时有三个学生,拿着移动硬盘,要拷我的课件,我禁不住疾言厉色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说:我不是说过你们不要以为抄笔记、拷课件就是学习吗?走出课室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又拦住我,问如果要了解传播学该读些什么书,我说:刚才介绍过的好几种麦克卢汉的著作,都有中译本,你到图书馆借阅就是了,他的反应却是:这些都太难了,有没有简易一点的?
明显,我的教学是失败了。同学才进大学不久,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他们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就完蛋了!但这该怪谁呢?从网上下载材料生产出一个又一个只罗列“重点”没提出论点和观点的powerpoint课件的大学老师,难道不需要负点责任吗?老师们,你们也许都有 power,but what’s your point?
久违了的罗大佑的歌声,忽然在我耳边响起:“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陌生的旋律,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
文转引自 :天益社区 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02154 , 特别鸣谢!
图转引自 : 南方人物周刊的官方博客,特别鸣谢!
认祖归宗,落叶归根,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有这样根深蒂固的想法,国内人毅然。但年轻人永远想的就是新颖、好玩、快捷、捷径,再就是不要枯燥,还能给予荣誉感。缺乏有效沟通,不去互相理解,就是代沟。年轻人很懒惰,老一辈的又“高屋建瓴”,站在高处不肯低就,代沟是永远存在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有效的吗?
即使当时有100个麦克这样做、这样想,也只能有一个麦克卢汉当空出世啊。大师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可以重复,至少可以重复他的人生哲学,但是大师是奇迹的涌现,不是常规现象。
信息技术发展的悲哀
基础教育的一线老师已然如此,学生的观念根深蒂固了
能通过PPT拥抱教材,当作学习的学生,还是孺子可教也
还有许多连PPT都不屑拥抱的,中国教育的道路还很艰难啊!
网络时代让我们的阅读能力只剩下了读图和读标题,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长篇的文章我们已经没有耐心和时间阅读,更何况是厚厚的原著。呜呼,哀哉!
有意思的文章,值得我们思考!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慨。。。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现在也在学《教育传播学》。平日里,一下课,身边不少同涌向讲台拷老师的PPT。复制回去的PPT也甚少观看。上课过程中,不断问老师考试的重点。甚少同学真正想认真学习和了解《教育传播学》知识。更多的是想在考试时得高分。现在,我身边的朋友,基本上不会捧着厚厚的原著啃了。
我有的时候真不明白,在大学里那些分数究竟有什么意义?对于中学生,由于高考制度的原因,你没有高的分数,你就进不了大学的门,有用无用,你都要有高分。可是在大学,除了外语,绝大多数课程,你要不合格都比较难。这些分数,究竟有什么意义?我总跟自己的学生讲,从大学开始,你的学习变得相对自由了。可是,前几天和一个老师聊起来,对于本科生而言,学校为了适应职场需求,开设了许多的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这样,学生在一周里要修很多课程,而每门课程又是那么蜻蜓点水,学生的时间和学习的自由没有。归根结底,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我们的教育,值得反思。不仅是大学生,而且也包括教员,特别是管理者。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我是个即将离校的大学生。对此也感触颇多。belinda说的是事实。学生我觉得是受害者。觉得最终根源是这个社会。功利使浮躁弥漫在整个社会,包括学校。人构成了社会。人只能是把自己害了。
这个我觉得有点是基础教育的产物。在中学,学生被训练为要依靠课本、紧跟课本、紧跟教师,要完成作业,要得高分。
而教师则同样给要求紧贴课本,对教师课堂的评价其中很重要一项也是这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所以大一的学生有这样的表现,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ai ! ! !
给四年级学生上教育传播学,没有几个人带着与传播相关的书,他们要考研,带着考研相关的书;他们不喜欢这个课, 带着耳机听音乐,要不摊着报纸、杂志刊;他们要找工作,周四招聘会,周三上午的课就不上了,周六招聘会,周五的课也不上了。课上提问,没人回答。点名回答,及其不情愿。下课找你的,个别拷贝ppt,大多都是请假,要找工作,有什么事情下次不能来。
他们也都是父母的宝贝,也曾经那么可爱过,我尽量宽容,把这个现象归结为自己水平不够,课不足以吸引学生。
企业也是浮躁的,贪利的,明知道学生还有课业没有完成,却要求学生实习1个月,两个月。学生难做,老师难做,只有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