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Illustration by Guy Billout, adopted from July/August 2008 Atlantic

          睡觉之前,照例是在抓虾里“巡逻”,看看今天自己关注的一些朋友说了些什么。嗨,你还别说,每天都有新收获。列举2例:

          1、小猪哥翻译的 Johnny Idol 撰写的一篇名为《没有Google,开发者能活多久?》(How long can a developer survive without Google?)文章,读来很是感同身受。看起来有些荒诞的标题,却着实反映出了Google搜索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转化一下,没有GOOGLE,教师或研究生还能活多久,似乎也是可以的,您觉得呢?!

          你的老板有多少次对你喊道“我们能不能做XX”?尽管你对此毫无头绪,但你会说,“完全没问题,瞧好吧”实际上你心里也许在想“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回到你的座位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Goole这件这件事情。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开发者正成为 internet + Google的聚合智能(collective intelligence )。如果没有Google来帮助开发者时时学习到新东西,死亡率(包括挨批、被炒鱿鱼)将显著增加。

          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

          译文出处: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6559/14503

          原文出处:http://dotnetbutchering.blogspot.com/2008/09/how-long-can-developer-survive-without.html

          2、Keso君是个很酷很有型的帅哥,文笔如刀,犀利得很。大前天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东拉西扯:越来越蠢怪得着Google吗》,读来很是舒坦。文中提到Nicholas Carr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文章,《Google是否让我们变蠢?》。 想起来自己以前曾在自留地写的那篇《谷歌无罪,在线学习任重道远》(后刊发于《远程教育杂志》)中也提到,英国布莱顿大学教授芭芭松批评称‘Google大学’教出了一批人云亦云的大学生。Carr与Tara Brabazon应该是观点大体一致的。

          从对Keso君的评论留言中,褒奖者有之,抨击甚至谩骂者有之,甚至有人评论说“KESO就是Google门下一走狗”。晕!

          Keso的原文: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8/09/20/1349300.aspx
          Nicholas Carr的原文:http://www.theatlantic.com/doc/200807/google

5 评论

  1. 呵呵,有意思。在家里找不到衣服鞋子,第一个念头就是如何搜索一下。以前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说GOOGLE让我们养成了读标题的习惯,失去了读经典著述(比较长篇的)的能力。

  2. 今天去参观了宾大的一个图书馆(他们有好几个图书馆),见识了一下他们的电子数据库。图书和电子数据库是和哈佛等几所知名大学合作,资源共享。如果宾大没有你要借的书,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哈佛是否有,有就可以向他们借。另外,他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上了一课,如何进行资料搜索。这让我想起曾经向JOHNIE请教过这个问题,REMEMBER?答案是:GOOGLE IT!此外,教授们推荐了好几个有用的网站。

  3. 深有同感!
    读研究生时可能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机会比较多些,也没有突出google对学习的影响;工作后才发现已经离不开google了。经常有同事会遇到一些电脑问题,本来我是不大懂的,但google一下总是能找到答案,渐渐得喜欢别人问我问题,因为任务驱动可以让我很快学到新的东西。自然而然的,频繁出现在我话语中的“网上查查”四个字在部门里甚为流行,好像每天都会有人有问题,每天都会有人说出这四个字。呵呵
    但随着google逐步成为一种习惯,大脑的记忆功能慢慢得有些不好使,所以我在想google在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纵容了大脑的惰性。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