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日三省吾身”,是历代儒门弟子的必修之课,必省之事,必践之行。脍炙人口,几近妇孺皆知。
那么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特别是其中的“三省”。在过去,我一直将“三省”中的“三”,理解为“多次反思”。因为在古汉语中,“三”代表“多”。“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也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
后来查资料,发现对这个“三省”,原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三省”是“三次反思”。有很多书将此句解释为:“我每天三次检讨自己–为人谋事尽力了吗?对朋友守信了吗?老师教授的复习了吗?”
也有一说法,认为“三省”是“三件事”。“三省”是指紧接着其后的三件事,即“吾日三省吾身”之后的“忠”、“信”、“习”。也就是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
邓晓芒说,“所谓反思(REFLEXION),原是指光的反射,就是从一个对象上追溯它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就像沿着光的直射路径回溯到光源那样。所以,反思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性的思维方式,并且一般说来,所谓的‘理性’说到底,也就是间接性的思维,即运用某种中介(逻辑、符号、工具、数字等等)去达到那未呈现在直接性中的结论或目的。从认识论上说,反思意味着把一切呈现出来的东西都看作某种另外的东西的反映,而这两个东西作为‘现象’和‘本质’就处在互相‘颠倒’的关系中(正如照镜子那样:前面成了后面,左边成了右边)。谁若不对现象作反思、由此去寻求本质的东西,谁就没有达到哲学的层次。所以,没有反思和间接性思维就没有哲学。”(邓晓芒:论先验现象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反省反思不是一件坏事情。俗语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每个人,时时省察自己的言行,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反省反思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对于当事者而言,在彼时彼刻,反求诸己,是痛苦的。但是从长远而言,是一种有益的、愉快地体验。
反省反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具体那种解释是正解,我想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践行反省反思。
回来了?这个时期离开,是不是去看奥运会开幕式了?现在能否反省的人有多少?而经常反省呢?甚至日日反省?一日三省?同意JOHNIE观点!
呵呵!回来了!那里有钱去看奥运会开幕式啊?我更喜欢在电视上看,反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呵呵!老虎鸭子尧最近在干嘛?呵呵!
观点独到,学习老师,实践希望自己也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