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出席千课万人系列工作坊。
昨天早上跑步,跑去了摩诃池,也大体了解了摩诃池。
从隋代土坑到唐宋“城市明珠”,再到明代沦为地基,最终湮没于市井,
摩诃池的变迁浓缩了成都从“水城”到现代都市的转型。
不曾想,这个小小的园子,尽管只是2023年开放的,其背后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令人陶醉。

Photo by Johnnie Walker
晚饭后,和加厚先生消食散步,提议再访摩诃池。
我们两一边走,我一边跟豆包语音聊,让它做导游,跟我们两介绍摩诃池,
为什么叫摩诃池?摩诃是什么意思?
摩诃池建于什么时候?是谁建的?建它做什么?
历朝历代,摩诃池经历了哪些变迁?
有无数文人墨客访问摩诃池,留下众多不朽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佳作有哪些?
豆包跟我们推荐的其中一首,是陆放翁的词,《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
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
宋 陆游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
黯销魂、雨收云散。
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
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陆放翁的这首词写“国仇未报、壮志难酬”,
春色满城,孤臣泪尽;杨花漫天处,犹见放翁倚剑长叹。
整篇读来,辞虽含蓄,意却极沉痛。
返回房间后,突发奇想,便给豆包这样一个提示词:
“暑假,在成都摩诃池附近酒店,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教师做培训,傍晚,陪着加厚先生散步游览摩诃池。现在,请你模仿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帮我改写和创作一首词!”
于是,就有了这首《水龙吟·摩诃池晚步——和放翁韵,兼呈加厚先生与诸师友》。
水龙吟·摩诃池晚步
和放翁韵,兼呈加厚先生诸师友
焦建利 via 豆包
摩诃池上,剩暑初收,暮蝉声里斜阳。
记千年旧事,鹃啼蜀魄,井络天荒。
谁把芙蓉,种成此碧,照我征衫旧香?
笑先生杖底,风埃如许,都付与、水云乡。
隔岸玉阑干外,有蜻蜓、点破沧浪。
更红蕖万柄,翠盘承露,暗写秋光。
便引幽怀,同携素手,一棹烟波入醉乡。
归来也,听草堂钟动,灯火满城霜。
得益于豆包,时空、身份、情景都换了,
却仍保留了陆放翁的那股“高古中有郁勃、疏淡里见深情”的味道。
餐后的晚步,千年历史遗恨,人工智能时代的师道,
这一切,都被豆包用这摩诃池这一池静水,调成清凉的墨色。
回到酒店,登上天台,欣赏成都最美的晚霞。

Photo by Johnnie Walker
自拍之后,用豆包随手给我们每人加了一顶牛仔帽!

Selfie by Johnnie Generated by Doubao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