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2025年考生旗开得胜!

又是一年高考季,明天就是2025年高考第一天了,

每一年,高考牵动着全国无数家庭的心。

1985年,自留地君在陕西省富平县参加全国高考。

那时候,对于我们农村孩子而言,高考就像是鲤鱼跃龙门,那是我们唯一的一个机会,一旦成功,便能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那个时候,高考的时间是7月7日-9日。

到了高考前一天,母校曹村中学联系了几辆大巴车,我们所有的考生,把自己的被褥放在车顶的行李架上,朝着县城出发了,我们的考点在位于县城的陕西拖拉机厂子弟学校。

住在哪里呢?

我们住在县城一个机构,印象中是富平县供电局(记不太准了),

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的爸爸在那个单位工作。

于是,我们一帮同学就住进了他们单位正在盖的一栋楼的工地里了。

楼的主体框架已经起来了,每一层的门窗都还没安装!

就这样,我们在四面漏风的建筑框架里,在地面上铺上以大张塑料,然后在上面铺上自己的褥子,就是我们下榻的地方了。

那个单位免费为我们所有同学供应白开水。

印象中我们当年的驻地

考试日,我们每天步行两三公里,从驻地去考场。

印象着,沿着路边的桐树,在阴凉下,我们一边走一边聊,路边,小水渠的水潺潺流淌。

那个时候高考,好像没听说过“送考”,印象中我们同学中没有一个家长陪同,全部都是我们自己走路去考场,考完了,从考场走回驻地。

为了参加高考,每个家庭都不惜重金。

那年高考,我老妈给了我20块钱,告诉我,

“你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别给我剩下,全部花光”。

那几天,我似乎就只去吃了几次油泼扯面,

高考回家,我还给老妈退还了10元。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176万,其中录取人数为62万人,录取率约35.2%;

据说,1985年的高考也是新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录取率首次超过30%。

1985年高考也被广泛认为是中国高考历史上难度最高的一年,数学科目尤为突出。

从这个35.2%的录取率来看,它看上去似乎很高,

有人认为实际上连4% 都不到。为什么?

那个时候有预考制度。

预考就把相当数量的高三学生给刷掉了,他们就无缘参加高考了。

录取人数62万,并不全部是本科生,其中包括中专和大专生。

1985年,陕西高考录取线为454分,

我已经不记得四十年前自己的成绩是多少了,

反正,我只记得,首次参加高考的自留地君,以微弱优势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录取。

这一段故事,在《高考那一年,我们也十八岁!》一文中有记载。

往事不堪回首,转念四十年啊!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

预祝每一位考生心怀壮志凌云,笔下生风掣电,于这无声的战场上,书写出最璀璨的篇章。

愿你们在这场挑战中,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用笔墨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祝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孩子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