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R研讨会第四天纪要(I):2位国内学者的研究案例

         早上的安排是先由2位国内青年学者介绍他们的研究,然后是分小组汇报昨天各个小组研讨形成的研究方案,最后是这个研讨会的闭幕环节。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就显得特别紧。

         杨南昌可以说是国内最早动手来操作的一位学者,他目前随高文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南昌的题目是《有效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A Case of Design Research: Designing Effective Participant Structure in Classroom Context)。他先介绍了他对DBR或者是DR的理解(他使用了DBR,我也是很喜欢这个术语,不是很喜欢DR或者EDR。他对DBR的认识我是认同的),接着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从总体上说,这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并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这一点我相信所有与会的专家和朋友都会是认可的。

         对于他的演讲,主要有3位提问:第一位提问者是一位国内青年学者,他说,“感觉方法是新的,可是干预却是旧点,似乎只是探索了分组方法和教室布局”。因为时间关系,南昌对此未做进一步评论。其实,这个问题一直也困扰着我,作为DR核心的干预或者是创新究竟是什么?其Prototype是什么?其评价标准是什么?构成要素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 这个地方,在我来看是设计研究的关键和核心之一是研究/系统设计(Research/System Design)。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再去读读AKKER的书和所有可以看到的那些案例。

         接着是Akker教授的评论。他追问的是,“设计研究突出特征之一是问题导向的,在你的研究中的问题具体是什么?设计研究是问题驱动的、是解决方案驱动的,你的研究的问题领域是什么”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由于时间关系,杨博士能够没有对此进行充分地说明,这也许是AKKER评论的原因吧!

         Plomp教授主要发表了三点看法:

         一,在杨博士的研究中,先是由与郑太年博士合作的有关白板的应用研究项目入手的,后来杨发现白板并未表现出预期的效用,就在后续的研究中丢掉了白板,转而关注参与者结构(Participant Structure)。Plomp教授建议可以另外开辟一个课题继续关注白板,在这个研究中只讨论PS。我同意Plomp的看法,也相信杨博士认同这个观点。在研究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常有的。只是在报告和叙述的时候,如无多少意义,可以不谈到它。

         二,“参与者结构(Participant Structure)是你研究的重点,你是如何衡量或者评价学生的PS的?”这个问题很好,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看来只能以后找时间向杨讨教了。

         三,杨在演讲的最后曾提到Up-Scaling。Plomp教授建议杨不要进行Up-Scaling,而是进行Elaboration。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

         其实我也有问题请教杨博士,可是时间不允许,很可惜。我的问题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

         1,与Akker教授的看法相同,感觉杨博士在问题表述方面没有能展开,没有表述清楚;

         2,非常认同杨对设计研究成果的看法(理论、技术成果、改进了的实践)。我当时想请杨博士用最简单的话(1-2句话),告诉我们,他的研究所发现的理论、技术成果、改进了的实践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和判断这些成果的质量?

         3,就杨自己从事这个研究的感受而言,他认为行动研究和设计研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个是李银玲同学,她的题目是《远程培训平台设计的适用性研究》。可能是由于我对设计研究理解不到位,感觉李同学在对设计研究的理解上不是很到位,从题目上来看,也不是很适合于设计研究,加上中间外出补吃早餐,所以没怎么听。

         无论如何,两位是值得敬佩的,他们Learning by Doing.值得学习!

         接下来是5个组汇报各自通过研讨和专家指导所形成的研究计划。时间非常匆忙,也没怎么听清楚,不做评论。不过,最后四位评论倒是非常精彩,留做下回分解!呵呵!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