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R研讨会第二天纪要(I): Brenda Bannan-Ritland激情演绎DR

        依照昨天的计划安排,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各个小组汇报昨天下午研讨的情况。郑太年兄和刘老师的总结都比我的精彩,我的汇报无精打采,很是对不起我们那个小组的朋友们!

        早上第一个登台的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Brenda Bannan-Ritland,她的题目是Design Research: ILDF Procedures and Examples。记得以前只是在George大学Thomas Reeves所带领的博士生们设计开发的DBR EPSS上看到过Brenda Bannan-Ritland的访谈录象,这次能见到她本人,很是开心。

        Brenda Bannan-Ritland早上的报告讲了6个问题:

                1.一些历史背景与设计研究 (Some History & Design Research)
                2.设计研究的另外一个定义(Another Definition of Design Research)
                3.谁以及什么被卷入设计研究之中(Who and What is involved in DR)
                4.ISD与DR之间的区别(Difference Between ISD & DR)
                5.一个思考DR的框架(A Framework to Consider in DR)
                6.教学技术设计研究的样例(IT Design Research Examples)

        对于第一个主题,一些历史背景与设计研究 (Some History & Design Research),Brenda Bannan-Ritland以莱特兄弟研制飞机的例子,讲解了设计与设计研究,接着分8个方面,谈了她对DR的认识:1是整合了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2是包含了一系列的研究;3是以有用的教育创新为结果(如技术系统、课程、材料、系统化途径等等);4是通过基础和应用循环,生成有关教学与学习的知识;5是对创新改进的迭代过程 ;6是数据驱动的设计和基于研究的决策;7是提供有关学习者、情景、以及教学策略的丰富的信息,来构成实证研究;8是强调在设计与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研究方法。

        对于第二个主题,主要还是谈论Alan Brown 1992年研究激发了这个新的研究取向的发展。而第三个主题中,整个团队协商达成共同目标,可能的DR团队的成员包括:教育研究者、研究生研究助理、神经科学家、神经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教师-实践者、家长、导师专家等、学科专家、投资人、目标受众成员(比如孩子们)。第四个主题,ISD与DR之间的区别,因为已经讨论过了,早上被Brenda Bannan-Ritland略去了。

        第五个主题关于一个思考DR的框架。Brenda Bannan-Ritland介绍了她的“整合学习设计框架”(Integrative Learning Design Framework, ILDF )。最后介绍了她的团队完成的2个案例(Literacy Access Online, LAO; Ge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al Inquiry, GoInquiry)和1个正在进行的案例(ADHD Neuromath)。

        Brenda Bannan-Ritland很会演讲,肢体语言丰富,整个过程像在跳舞。尽管比原计划延长了很多时间,将计划中的研讨时间也取消了,但是还是没有像大家所预期的那样,通过一两个例子告诉大家DR到底怎么操作。

        在我看来,她的演讲如果再更好地设计一下,效果也许会好一些:1是指将一个例子,但是这个例子要典型并且花力气讲透彻;2是带领大家一步一步推进,讲讲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3是加入一定的互动,每到一步,大家想想,会有哪些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