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位登场的是Jan Van den Akker,其题目是 Design Research From A Curriculum Perspective。
Akker从课程概念入手,分析了课程(开发)的五个层次(Suppa、Macro、Meso、Micro、Nano),从预期的(Intended,主要是指政策制定者和设计者理想的课程)、实施的(Implemented,主要是教师所理解的和在行动上操作的课程)、获得的(Attained,主要是学生经验的和习得的课程)三种课程表征,介绍了课程蜘蛛网(Curriculum Spider Web)、提出了实在的(Substantive)、技术-职业的(Technical-professional)、社会-政治的(Social-political)、以及批判的(Critical)四种课程开发观,将课程开发视为一个复杂过程,指出了课程创新中常见的失败现象,提出了设计研究的四大潜在优势和五个特征,提出了相关性、持续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四个变迁的质量标准,谈了设计研究方法论方面的5个问题,指出了EDR的一些实际意义,并在最后分析了设计研究成果的概括化问题。
关于他的演讲,提问阶段只有2个问题。第一是课程(Curriculum)与课(Course)之间的区别。Akker的回答是精彩的。而第二个问题是张浩提出的以为荷兰人设计开发汉语学习课程为实例谈EDR,我在前面一篇中搞混了,以为是在Plomp演讲之后他提的问题了!呵呵!
第二个登场的是 Nienke Niveen,关于这个部分,后续再补记了!实在瞌睡了,为了明天能继续精神饱满地参与研讨,我还是先睡觉好了!(待续)
当时会场气氛有点闷,报告厅空气不是很流通,荷兰两位教授的ppt也是文字密集,加上英语既不是我们,也不是他们的母语,大家都挺疲劳。给他们提了那么个问题,也算彼此调节一下。
另外,也是希望老外能在一个具体案例上解释设计研究如何具体操作,用老外会后自己的话说是“let them back to the ground”,不然老是飘在空中,听得很晕。
今天老美倒是来案例了,不过还是晕,盼着高人指点、豁然开朗、拨云见月……
这研修得人都木了,真晕得厉害了,都“拨云见月”了,哈哈。
也罢,“见日”太炙热,咱还是夜色月光下静思冥想一番,兴许明儿就修炼得道、觉行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