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首次进行研究生专业课统考试点的是历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门学科,其下各专业的考试科目将由四门缩减为三门,政治理论和外语不变,而原先两门专业课考试则合并成为一门专业综合考试,满分为300分,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对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三学科的专业课考试自主命题权同时被收回。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就进行了改革,不同高校采取了不同的选择。那么,自2006年开始实施这个改革以来,教育技术学专业考试的情况怎样?
在2006年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第11期上的由张琪和陈琳完成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断层扫描》中,他们调查发现:2006年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况分布如下表。
专业课程考试情况归类统计表 |
|
专业课考试 |
学校设置 |
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基础 |
19 |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基础 |
10 |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
5 |
教育学+计算机基础 |
4 |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综合 |
2 |
数学+计算机基础 |
2 |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洪涛和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马捷合作,在清华大学主办的《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的2007年第9期上,发表了题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文章。
在这个研究中,他们调查了2007年度,全国71所院校85个硕士点,发现在这些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考试科目选了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有36所,占调查总数的50.7%,不参加教育学综合考试的学校有35所,占总数的49.3%。
教育部考试处2007年8月3日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门学科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实行全国统考将是未来趋势。
的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专业综合考卷试题,由于可以涵盖该学科的所有专业方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考生针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方向进行强化复习,而偏废同一学科内的其他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之后,各个招生院校和指导教师的自主权没有了,研究生培养的多样性丧失了,甚至有人认为这无异于将硕士生入学考试变成了“第二高考”。
不仅如此,考试科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报考考生。比如,初试统考教育学综合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很难录取到外语、物理、和化学等来自其他各个专业的学生了,而考计算机和数学的硕士点,因为科目的原因,使得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考生无法通过考试。
在我看来,这种非此即彼的统一命题考试的方式,对于象教育技术学这样的年轻的、新兴交叉学科而言,是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
——————————————————
参考文献:
【1】张琪 陈琳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断层扫描 《电化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
【2】于洪涛 马捷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 2007年第9期
关于硕士入学专业统考的问题,这个从一开始就是有弊端的,教育部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从公平上来考虑,且认为复试导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公平固然是好事(事实上现在对于教育、心理及历史学来说已经全部都是国家统一命题考试了)但是把所有专业课都纳入统考对于部分有创造力的学生未免是打击,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之前已经愈演愈烈的统考复习培训风。对于交叉性学科的研究生招生来讲,则更加麻烦,如上述文献中所说,会造成学科断层,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及科学发展来讲,在学科目益交叉的今天,人才的选拔方式应该更多元化,更创造性地吸引优秀人才。
目前国内人文社科的研究本身已经比较缺乏科学的定量的分析和研究方法,缺乏创造性的思想,如今这第二次高考又再度降临,不知是幸耶?不幸耶?
经历过07年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全国统考,第一个感觉就是题目很简单,考完之后发出一声哀叹:要是上天在给我一个星期,我能考240!其实我个人感觉,今年的这套试卷绝大部分都是考的常识性的东西,作为一个教育人应该具备的常识!我不敢说这种方式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其中的两个好处就是,至少通过这个考试的在教育的常识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再就是可以给复试更大的空间,既然觉得初试不够客观,那就加大复试的比例,动点真格的!
中国一千多年来的“考试社会发展史”已经告诉我们,考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如何来科学对待考的结果,如何避免由考试而引发和诱发的诸多的社会问题。
在我个人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统一考试这样的形式很难适用时代发展的需要,更难以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层次教育之后,统考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最终,高等教育及高级人才的发展不可能靠统考的模式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