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罢早餐,在房间等Curt先生来接去参观。边等边看ZITE,读到一篇非常有见地的文章,题目叫《学习管理系统:社会性学习的调音台》( The LMS as a Mixing Panel for Social Learning)。作者是 Joyce Seitzinger。
文章在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对学习管理系统(LMS)展开抱怨。其主要批评包括:
1、社会性学习的缓慢加速。
作者指出,在过去十多年间,互联网已经开始越来越由原来的静态内容发布系统,转变为一种社会性发表、沟通和分享的环境。随着大家有目共睹的“社会性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一些社会性学习理论框架也逐步发展起来,比如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以及对话理论。学习的这些教育学模型目前还并没有为主流和公众所采用。
归根结底,其原因可能包括:我们的政策(包括政府政策和组织政策)对其应对迟缓,因为,政策改变没有跟上社会性媒介发展的速度。一种“内容为王”的文化在学习和培训领域中依然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一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组织习惯并没有改变(时间表、讲座、教学与研究的平衡的)。对于学习的组成要素还存在诸多争议,它可测吗?考试、项目、群组工作以及档案袋,这些策略有效吗?投资上的困境, 需要大的IT项目。数字素养技能挑战者利益各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战胜面对面的交互,这一点依旧是持续信赖的信念。
的确,如Joyce所言,我们常用的几种学习管理系统,在与社会性网络整合方面,还非常缓慢。在上个学期,在与宁夏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合作的研究生课程中,几位教师对于MOODLE平台的意见和建议,就包括增加社会性网络功能,提升学习管理系统的粘着性和易用性,使其更加符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而不仅仅是一个内容管理系统。
15%的FACEBOOK用户更新他们自己的状态
22%的FACEBOOK用户评论他人的博文或状态
20%的FACEBOOK用户评论他人的照片
26%的FACEBOOK用户“喜欢”其他用户的内容
10%的FACEBOOK用户给其他用户发私信。
如果我们对你正在使用的学习管理系统进行调查,你的用户在上述行为上的表现如何?如果与FACEBOOK的情形进行比较,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意见事情。而这正是Joyce所做的事情。
言论永远无自由,该干嘛干嘛吧,这边让你爱国,那边把亲人都搞到国外去,无语啊
焦老师,为什么E-learning大讲堂近几年没有更新呢?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战胜面对面的交互,这一点依旧是持续信赖的信念。
——不是很同意。面对面的交互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强求。
即便在这个目的上——提升学习管理系统的粘着性和易用性,使其更加符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需求——也是存疑的。
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大家在平台之外是过多地使用了QQ,必须用做作业的手段才能遏制一下。
大多数的教学是不能以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的。
一些话还被屏蔽了
面对面的交互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