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如何走进信息茧房的?

这个学期,自留地君承担的教学任务很多,其中,有一门专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名为《技术、文化与教育》的通识课程。

说实话,开设这样一门跨度大、驾驭难度也极大的课程,真是不小的挑战。但是,自留地君还是接受了这个教学任务。随着课程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与全球互联网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发人深思,和同学们的在线互动和研讨,也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越发地有意思了。

之前,自留地君曾有一篇推文,分析了“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无知?”。当时,更多地是从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知识大迁徙现象,以及本应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越来越多地被人“外包”和“迁移”到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上去了。

这几天,在网络上又读到了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的新书信息,Cass R. Sunstein是哈佛大学罗伯特·沃尔姆斯利大学的教授,是哈佛法学院行为经济学与公共政策计划的创始人兼主任。

2018年,凯斯·桑斯坦获得了挪威政府颁发的霍尔伯格奖,这个奖项有“法律和人文科学的诺贝尔奖”之美誉。从2009年到2012年,凯斯·桑斯坦还担任白宫信息与法规事务办公室主任,此后,他曾担任总统情报和通信技术审查委员会以及五角大楼的国防创新委员会委员。

作为学者,凯斯·桑斯坦著述甚丰,有数百篇论文和数十本著作发行。在2006年,他的那本著名的《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Infotopia: how many minds produce knowledge)中,他首次提出了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个概念。 

在凯斯·桑斯坦看来,所谓的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指的是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凯斯·桑斯坦所谓的信息茧房,无非是人的心智资源的有限性和有意注意的选择性所导致的结果,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是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产生“信息茧房”的重要根源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社交媒体和社会性网络上所存在的回音壁效应(Echo Chamber)也许可以视为另外一个根源。我们都知道,在媒体上,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地被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结果使得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这个就是新闻传播领域所谓的回音壁效应,也叫“同温层效应”。

不过,也有人评论说,今天,我们之所以会“作茧自缚”,算法是罪魁祸首。是那些越来越“懂”我们的算法,对我们“投我所好”,结果,“我们读到的,其实是我们喜欢阅读的”,“我们知道的,其实是我们想知道的”。

图片源自MIT出版社网站

亚马逊网站正在预售凯斯·桑斯坦的新书《太多信息:理解你不想知道的那些信息》(Too Much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What You Dont Want to Know),从介绍看应是一本超级棒的著作,非常期待。

Q1:“信息茧房”对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Q2:如何走出“信息茧房”,不再“作茧自缚”?

Q3:算法真的是诱使人们步入信息茧房的罪魁祸首吗?

婷婷玉立的吊兰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