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贺: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

知道司马贺(Herbert A. Simon)是三十多年前了。那个时候,他刚刚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而我,才刚刚开始在大学接触心理学。那个时候,我正在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对认知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发展心理学情有独钟。

对我影响最深的算他的那本《人工科学》。而这本书在行业里也具有极高的美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费根鲍姆说,“要想单单读一本书来了解司马贺思想的精华,我愿推荐篇幅不大的《人工科学》,它是为科学界众多读者写的”。

图片源自网络,特别鸣谢!

司马贺是一个非常酷炫的中文复姓。姓司马的人多厉害啊?司马迁、司马光。在国内,也有人将Herbert A. Simon 直接按照西文人名翻译为赫伯特 A. 西蒙,但更多的人称其为司马贺。这是一个太棒的中文名字了。无论是复姓,还是西文人名的对应音。

司马贺实实在在是一个绝对地大神中的大神。用一个什么什么“家“根本就无法概括他,因为他至少可以在20多个领域里是全球顶级专家!人们对司马贺的正常的称呼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之父”,“认知科学”之父。

用学历也无法衡量他的学识之渊博。司马贺先生是博士,准确地说,他有9个博士头衔!1943年,司马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63年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963年耶鲁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63年法学博士学位、1968年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1973年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1978年密西根大学法学博士、1979年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

司马贺自画像(源自网络)

尽管胡适先生的博士头衔比司马贺还要多,有36个。但是,胡适先生在这些领域内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全球的影响力,恐怕是不及司马贺先生的。

用全球一、两个重量级大奖根本就无法强调他的重要性。司马贺一生获奖无数,其中获得数十个全球顶级大奖,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图灵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心理学会奖、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等等。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这些奖项中,获得一个,就够荣耀一生了。

司马贺先生是人工智能之父。1956年达特茅斯的那次会议,奠定了今天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奠基者们(达特茅斯会议,1956)  图片源自网络,特别鸣谢!

司马贺先生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据说,就司马贺这个中国名字,想必有一串故事里。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好像很少有人揭秘。司马先生同中国的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多方面的学术合作。他曾是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等单位的名誉教授。

左起:潘菽、司马贺、陈立、荆其诚、徐联仓   图片源自网络,特别鸣谢!

1985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他曾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朱新明教授等不止一位华人学者一起合著发表过多篇很有影响的心理学论文。

司马贺先生终生致力于科研,笔耕不辍。一生共发表了959本(篇)学术著作或论文。

1985年,西蒙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今天,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司马贺的多本传记早已于几年前出版了。其中包括其自传《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不知道在这样一个科学迷宫的顽童,多学科全球大师的笔下,他自己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除了这一本,还有一本(美)克劳瑟-海克 著,黄军英 等译,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司马贺的传记,《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

从他自己的视角和身边人的观察,追随司马贺的传奇一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探索这位科学迷宫里的顽童和伟大的天才的人生故事,一定能给人诸多的启发。

Photo by Joh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