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视频….管理条例》今日实施

在过去这些年,在学校,在社区,在城市,摄像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单就校园里的摄像头而言,数量就多得惊人。 

同一间教室里,甚至多批次安装诸多摄像头。

图片源自网络,特别鸣谢!

每一次每一个的用途似乎都颇为重要而紧迫,要么是用于大型考试监考,或者是专门用于远程课堂教学巡查,或者是实时录制教学资源……

反正,每一批次的安装似乎都是有充足理由的,不仅必要,而且理由充分。

当然,校园和教室属于公共场所,处于安全考量,或者其他目的和用途,安装摄像头,好像也是有其必要性的。

再说了,恐怕也没有人问过在期间活动的学生和教师的意见。 

但是,是否有“知情同意”?是否有明确标识提醒师生已经进入摄像头和监控拍摄区域?是否有明确的管理规定?

在每一个黑洞洞的摄像头的后面,到底是谁在看着教室里发生的一切?谁为在教室里活动的师生肖像和影像负责?

CCTV电视画面截屏

这些年,公共场所视频图像信息被随意收集、泄露、滥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到底谁能建、怎么建、谁来管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4月1日,也就是今天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对于哪些公共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拍下的视频信息如何防止被滥用或泄露,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如何保护,新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都有明确规定。

早在六七年前,自留地君曾撰写过一篇博文,题目叫《教室里的摄像头与人脸识别技术》,在文章结尾,以教师个人视角,给出了关乎教室里的摄像头的5点建议。

图片源自网络,特别鸣谢!

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应该:


1、对校园里和教室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梳理, 

2、弄清楚这些摄像头分别是做什么用的?谁安装的?谁为之负责? 

3、是否已经张贴了明确的标识和标志,注明进入了监控和摄像头拍摄区域? 

4、是否职责明确,摄像头拍摄的影像保管责任到人,职责清晰明确。 

5、对于非法对外提供、公开传播视频图像信息、滥用、偷拍、偷窥、窃听他人隐私的,依法给予怎样的处罚?

管理不只是禁止,还有引导和规范。

校园里,教室里,哪些摄像头,到底要不要?应该怎么用管理?

究竟应该如何使用?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跟帖分享您的故事和您的见解!

教师工作坊 Photo by Ronghua Lin,X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