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回,继续细化 INSIGHT框架。
随着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尤其是最近这两年国产的以 Kimi、豆包、和 Deepseek 为达标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起云涌,如何用好功能日益强大,尤其是 Deepseek 和 Kimi 之类的推理模型,便成了摆在全球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在《INSIGHT:用大模型学习的框架》一文中,自留地君提出了一个包含7个环节的用大语言模型深度主动学习的框架:INSIGHT框架。
这个INSIGHT框架包括:
1. 设定目标(Initiate Objectives,I)
2. 独立探索(Navigate Independently, N)
3. 寻求支持(Seek Support,S)
4. 深思互动(Interact Thoughtfully,I)
5. 概括反思(Generalize Solutions,G)
6. 精炼拓展(Hone Skills,H)
7. 跟踪进展(Track Progress,T),其中,
第1环节(I)设定目标,主要是教师的任务,无需Gen AI
第2环节(N)独立探索,主要是学生的任务,无需Gen AI
第3环节(S)寻求支持,第4环节(I)深思互动,第5环节(G)概括反思,以及第6环节(H)精炼拓展,这4个环节都是需要网络、终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夹持的。
第7环节(T)跟踪进展,无需Gen AI。

在这个框架中,第3、4、5、6, 这个四个环节需要用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尽管在《INSIGHT:用大模型学习的框架》一文中有介绍,但依旧显得有些笼统,不够具体、细化和可操作化。
为此,在《教师如何用DeepSeek,通过结构化引导实现”培养元认知能力”与”防止思维惰性”的平衡,促进深度求索》一文中,自留地君提出了一个包括5个步骤的深度求索教学法,它们是:
1、原始思考(5分钟独立记录):相当于 INSIGHT框架中的 第2个环节(N)独立探索;
2、AI拆解(观看DeepSeek分阶段演示):相当于 INSIGHT框架中的 第3个环节(S)寻求支持;
3、差异对比(双轨表格填写):相当于 INSIGHT框架中的 第4个环节(I)深思互动;至少可以说是为深思互动,提供了一种方法:学生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推理模型的分步推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这一步,可以说是深度求索的关键。
4、策略优化(修订解决方案):相当于 INSIGHT框架中的 第5个环节(G)概括反思和第6个环节(H)精炼拓展。
5、迁移验证(同类问题再实践):相当于 INSIGHT框架中的 第5个环节(G)概括反思和第6个环节(H)精炼拓展。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理论模型结合起来,用这个5个步骤的深度求索教学法丰富和发展 INSIGHT框架。

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欢迎评论、批评和指正!

今天下午,第一次讲 INSIGHT 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