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容创作者的栖息地还有哪些?

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创作

创作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相关工具,生产并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信息传递、知识分享、娱乐消费、商业营销等目的的活动。

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创造包括了不同媒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的内容创作,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创作门槛低、个性化和多元化特色鲜明等特点,成为了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文字类的内容创作平台,

一起来思考,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如日中天,

2025年以及未来几年,内容创造者的栖息地还在吗?

回顾历史,早起,出现了论坛BBS,用户围绕不同主题进行交流讨论,产生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如天涯论坛等,创作者可以在特定板块发布内容引发讨论。

后来,以博客为代表,开启了个人内容创作分享的先河,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文章、记录生活、分享观点等,如 Blogger 等平台,让用户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来展示内容。

社交媒体兴起,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涌现。

微博以短内容、即时性为特点,用户可以快速发布信息并与其他用户互动,传播范围广、速度快。

微信公众号则侧重于深度内容的推送,创作者能够通过图文等形式向关注者传递更丰富的信息,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私域属性。

同时,国外的 SubStack、Medium 等平台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内容发布和变现的渠道,SubStack 主打付费订阅,Medium 有多样化的内容和独特的推荐算法。

2012 年,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立了Medium 。

作为一个知名的轻量级内容发行平台,Medium利用工具属性的价值来切入到内容创作平台服务的产品,主打就是有好的写作体验,旨在为用户打造一个优质的写作和阅读平台,鼓励人们分享思想和故事。

Substack是一个自媒体式的内容发布与传播平台。

2017年,由 Chris Best、Hamish McKenzie 和 Jairaj Sethi 三人创立。

Substack主要提供的是服务让用户能方便的去做信息的分发来切入到内容创作平台。

Substack想要帮助读者不受社交媒体和算法的影响,而与其信任的作者建立直接的关系,专注于感兴趣的地方。

为了方便理解,有中国传媒研究者将其描述为“美版公众号”或“美版订阅平台”。

在国外Medium和Substack都做到了6.5 亿美金左右的估值。

如果在国内你绕开微信公众号你能找到一个好的创作平台吗? 

如果你想找肯定是可以找到的,这些平台实力都很单薄,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大背景,如果说稍微知名点的可能是少数派,但是少数派这个平台也很单一,不够综合而且也不是一个Newsletter平台,国内做Newsletter平台有这么几家,他们基本上都是小团队甚至只有一个人,几乎没有大厂去做这个事情,目前国内主流Newsletter 平台有: 

1、竹白 https://zhubai.love/ 

竹白是一款专为创作者设计的一站式内容创作和分发工具,提供微信、邮件等多种推送渠道,帮助创作者更好地与订阅者互动。

该平台为创作者设计了一站式工具,支持专栏与文章检索,并且有专门的工具箱提供浏览器扩展和油猴脚本等功能。

此外,竹白还开放了注册,允许用户提交收录,并且有专门的通讯和茶话会活动来帮助创作者解决创作方向、推广内容等问题。竹白支持了微信和邮件订阅,让创作者可以在接触到读者的同时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订阅,这样读者既能更加及时高效地收到创作者的更新,创作者也可以在一处了解不同渠道读者的访问以及互动情况。

目前,竹白已经关闭注册。

2、小报童 https://xiaobot.net/home.html 

小报童是一个付费内容服务平台,它帮助作者把自己的洞察转化为价值。小报童支持各种外链,可以在简介部分添加你在其他地方的介绍、网站等。

小报童有两种付费模式:订阅制模式和买断制模式,订阅制模式适合和读者建立长期联系,买断制模式适合把知识广泛持续传播。

每个创作者都可以申请多个专栏,方便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小报童申请有门槛,需要注册者本人自带流量,或者在其他自媒体上有一定数量的粉丝。

3、知园 https://zhiy.cc/ 

知园,是来源于“数字花园”这个概念。 Digital garden(数字花园)是介于笔记和博客之间的网络空间,“数字园丁”(digital gardener)播撒思想的种子,在公众的见证下培养其成长。

知园是在2021年3月份上线的帮助内容创作者发布newsletter的工具。

知园会提供创作者的个人wiki功能,即创作者的数字花园,以达到读者后续“游览”的目的。

目前是可以正常注册的。

4、hedwig https://hedwig.pub/ hedwig

是即刻团队开发的Newsletter服务平台,需要邀请码方能注册。

5、Quail https://quail.ink 可以正常注册使用。

6、墨问西东 https://mowen.cn

池建强做的一款创作和分享工具,主要依附于微信小程序。

墨问西东是一家内容创作及订阅服务平台,用户在这里可以创作各种内容、创作一个订阅交易平台。

7、爱发电https://afdian.com

爱发电是一个连接创作者与粉丝的平台。

爱发电平台提供了很多围绕创作展开的功能,通过这些数字经济手段,能让有创作能力的人,更方便的自己动手获得收入,实现灵活就业,促进创造社会价值。

创作者可以通过爱发电创建自己的会员、售卖商品(虚拟或实体)、发起众筹等等。

8、面包多
https://mbd.pub/面包多是一个数字内容平台。简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名创作者,那么,面包多帮助你获得更多收入,面包多保护你的作品,使之不受盗版侵害,并长久留存,面包多帮助你的作品传播的更远。
如果你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人,那么,你可以在面包多探索感兴趣的内容 和你欣赏的创作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在同一处浏览,管理和查阅所有购买的数字内容,并保持他们始终是最新的。

展望未来,尤其是2025年及未来一些年,内容创作在技术、内容、以及内容创作的商业模式等方面呈现一些鲜明的趋势。

在技术层面,AI 与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推动内容创作领域变革的关键力量。一方面,AI 技术将全方位融入内容创作流程;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与激励机制的优化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创作前期,人工智能能基于大数据分析辅助创作者进行精准的内容选题,挖掘具有潜力的热点话题;在创作过程中,协助素材生成,无论是文字素材的筛选,还是图像、视频素材的初步处理,都能提供高效支持,甚至直接参与文案撰写、视频剪辑等核心创作环节,极大提升创作效率。

此外,AI 技术还能依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偏好等多维度数据,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推荐,让创作者的作品能够触达更匹配的受众群体,增强内容传播的效果。

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为作品版权提供不可篡改的记录,确保创作者的版权归属清晰明确。

同时,构建更加合理的创作者和贡献者奖励机制,使得创作者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

在内容分发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干预,实现更加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让创作者与用户直接建立紧密联系。

从内容发展趋势来看,展望未来,内容创作将呈现出垂直化与多元化融合的鲜明态势。

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细化,创作者将更加专注于特定的垂直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在医疗、金融、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权威且专业的创作者和高质量内容。这些创作者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用户提供精准、深入的专业见解,满足用户在特定领域的求知需求,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价值。

另一方面,多媒体融合的趋势愈发显著。未来,单一形式的内容将逐渐减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内容将成为主流。不仅如此,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些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中,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和互动式的内容体验,让用户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内容当中,增强内容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在商业层面,内容创作平台将迎来盈利模式的创新和跨界合作的热潮。

盈利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告分成、付费阅读和电商合作等方式。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打赏、内容代币化等新兴盈利模式将逐渐兴起。

创作者可以通过这些新方式,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得更直接、更灵活的经济支持,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变现。

同时,创作者与品牌、企业、影视娱乐等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

创作者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独特的内容创作能力,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内容和产品。例如,品牌与创作者合作推出定制化的宣传内容,企业借助创作者的力量进行产品推广,影视娱乐公司与创作者共同开发影视 IP 等,通过跨界合作实现各方资源的优势互补,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2019年1月29日佛罗里达奥兰多OCCC会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