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E2024精彩继续。
12月4日下午茶歇之后,继续分论坛的论文汇报和研讨。
第一位分享的是来自捷克俄斯特拉发大学(University of Ostrava)教育学院的Katerina Kostolanyova 和她的团队带来的论文,题目是《更多就意味着更好吗?当前教师对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中使用的看法》(Does More Frequently Mean Better? The Current Teacher View of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六个方面对教师在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使用数字技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
这个话题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个一直备受关注的课题。
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一直以来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从“整合”,到“融合”,再到“深度融合”,“多”真心不是奋斗的目标。
第二位是我们团队的段承贵,他是香港都会大学的教员。
他提交的论文题目是《用开源软件赋能开放教育实践:香港大学背景下的扎根理论方法》(Empowering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through Open-Source Software: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a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由于无法到场参会,他录制了视频汇报他的研究。
第三位来自台湾,也是通过录播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论文,The Practice of Digital Education: Findings and Lessons Based on Urgent Outreach Activities。
第四位来自香港,Jiaqi Liu 代表团队汇报自己的研究,A Study of Improvements in Educational Access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Using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Education。
第五位汇报人来自泰国农业大学(Kasetsart University)Pongthorn Ruksorn,论文的题目是Graduate Study Program Improvement: A Case Study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Programs。
第六位来自捷克,作者是Miloslava Cerna 及 Petra Poulova。他们的论文题目是《捷克大学中慕课的具体应用》Specific Aspects of MOOC’s Use in Czech Universities。
4日的最后一位汇报人,Lingling Xu,论文的题目是 Enhanc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Theoretical Sentiment Analysis Framework for Student Feedback Evaluations。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在ICTE2024左起:黄星云、任芬兰、詹泽慧、焦建利、小迈克陈泽璇、孙宁蔚、(段承贵在线)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