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运动于1811年始于诺丁汉,
1811年至1813年期间,在英格兰迅速蔓延。
当时,英格兰手工纺织工人的工人们奋起反抗,他们不甘心在工厂主手中挨饿,因为工厂主使用自动化机器扼杀了他们的生计。
他们发起的捣毁纺织机器的运动,便是著名的“卢德运动”。
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卢德分子集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与英国陆军发生了冲突。
在英国政府对卢德分子的镇压运动开展前,众多羊毛和棉花工厂已被摧毁。
1816年这类运动仍时有发生。
卢德运动中的“卢德”(Ludd)一词,来自爱德华·卢德(Edward Ludd)的民间故事。
相传年轻的卢德是一名织布坊的学徒,由于不堪忍受老板的压榨而出逃,被地方执政官抓获后施以鞭刑,幸存后奋起反抗,砸毁了老板的织机后,遁入舍伍德森林,成了侠盗罗宾汉似的绿林好汉。
爱德华·卢德事迹的真伪,已无可考,但工人们借用传说的人气,在“声讨书”中添上了“卢德将军”的落款,却是给传说做了新的演绎。
工业革命是一场机器取代人力、畜力的革命,大规模工厂生产取代手工小作坊生产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看起来,现代科技中最紧迫的故事并非始于硅谷,而是始于两百年前的英格兰农村。
今天,科技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工作,机器人挤满了工厂车间,人工智能很快将渗透到我们经济的方方面面。
这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布莱恩·莫钦,Brain Merchant
《洛杉矶时报》的科技专栏作家,
也是畅销书《一个设备:iPhone 的秘密历史》(The One Device: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iPhone)的作者。
这本书由天地出版社2018年引进翻译成了中文,
https://file.daihuo.qq.com/mp_cps_goods_card/v112/index.html
莫钦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连线》、《大西洋月刊》和《哈泼斯杂志》上。
莫钦还是 Gizmodo 的 Automaton 项目的创始人,该项目旨在研究人工智能和工作的未来。

2023年9月,布莱恩·莫钦出版了《机器中的血》(Blood in the Machine: The Origins of the Rebellion Against Big Tech)一书,书中全面回顾爆发于十九世纪初英格兰的卢德运动,对如何应对“AI失业”这个现代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者想要回答的是如何应对“AI失业”这个迫在眉睫的现时代问题,眼光却投向了历史深处,怀着以史为鉴的初衷,莫钦全面回顾了爆发于十九世纪初英格兰的卢德运动。
在作者看来,卢德运动是第一次人类工作被技术大规模取代浪潮下的产物。
书名“机器中的血”象征的就是卢德运动——一场由机器的引入而导致的流血冲突。
布莱恩·莫钦发现,技术对当今劳动力的影响与机器首次取代人类的工作存在相似之处。
作者认为,尽管那场运动发生在两个世纪以前,但其中所包含的张力仍左右着今天的技术发展与劳工就业,因为我们的经济组织方式以及技术引入社会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AI技术究竟将如何塑造人类的未来,在许多方面仍取决于对这场运动及其遗产的认知。

在这本书中,Brian Merchant 将对当今时代的清晰审视与卢德派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展示了自动化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并正在塑造我们的未来。
莫钦认为:把卢德运动理解为技术恐惧症是一种歪曲。
书中提到,卢德分子熟悉机器,本身就是技术专家,他们并不憎恨机器,而是憎恨机器被用来作为对付他们的工具。
闯入工厂捣毁机器,是卢德运动的核心特征。
不明智地从“破坏物”升级为“攻击人”,是卢德运动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作者莫钦认为,卢德运动的暴力倾向并非无来由的天性使然,它是工人们反对被边缘化的最后抗争。
莫钦认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两百多年前的纺织机器的应用,具有同样的后果,即令大量的卡车司机、仓库工人等蓝领岗位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这一类比促使莫钦提出:
卢德运动的现实意义在于为“AI失业”问题提供历史前鉴,即更多地关注机器换人浪潮下的工人群体,并给予他们必要的经济扶助。
该书一经出版,便被《纽约客》、《连线》和《金融时报》评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在《工业社会及其未来》里,作者特德・卡钦斯基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工业化时代的人类,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所控制。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人类亲手制造出自己的克星;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工业化社会的机器终端,只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中。”
到底AI技术的引入是否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造成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呢?由于AI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与机器人技术等的协同演进,仍处于初级阶段,下结论为时尚早。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跟帖分享!

图片源自新闻网,特别鸣谢!

图片源自新闻网,特别鸣谢!

生物岛上无人驾驶核环卫车/公交,已试点运行好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