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EDU是一家非赢利组织。
aiEDU是一家 501(c)(3) 非营利组织,旨在创造公平的学习体验,激发世界各地的学生学习 AI 知识,并帮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
aiEDU 由一支才华横溢、多元化、以使命为导向的教育工作者和人工智能学科专家团队领导,他们齐心协力,让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都能接受公平的人工智能教育。
2023 年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aiEDU 对 1,054 名 K-12 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受访者填写了由 Alchemer 主办的在线调查。
根据 aiEDU的这项调查,在谈到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时,大多数 K-12 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承认,“无论我们是否喜欢,人工智能都是教育未来的一部分。 ”
在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和学习方面,教育工作者既好奇又有点担心。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还没有机会在学校使用人工智能,接受过人工智能使用方面的专业发展或培训的受访者更少。 然而,尽管有些犹豫,教育工作者仍然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课堂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希望获得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专业发展。
以下是关于课堂人工智能的五项发现及其五项建议:
1. 绝大多数 K-12 教育工作者认为,专业发展应包括有关人工智能影响的课程,课程计划也应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材料。
调查显示:“尽管教师和管理人员心存疑虑,但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有关人工智能潜在用途的培训,还愿意将这项新兴技术融入课程。”“超过 8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专业发展应该扩展到人工智能,75% 的受访者主张开设让学生接触人工智能相关信息的课程。”
2. 大多数 K-12 教育工作者至少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但大多数人没有使用过这些工具,而且他们对是否想使用存在分歧。
调查指出:“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人工智能总体上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分歧更大。大多数 K-12 教育者尚未看到这些工具可以提供的价值,有些人完全不了解其潜力。”
只有 45.3%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3. K-12 教育工作者既淡化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堂上的影响,又对其使用表示担忧。他们仍然认为它应该是课程的一部分。
调查显示:“K-12 教育者可能会质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和价值,但他们仍然认为学生需要接触这项技术——而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这还没有发生。”
4. K-12 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课堂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在好处,但最担心的是潜在的陷阱。
调查显示:“与所有新兴技术一样,成功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课堂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这需要 K-12 教育者尝试新的用途,而且重要的是,要接受并非所有用途都会成功。这需要一种信念的飞跃,根据调查结果,许多人还不愿意接受这种信念。”
5. K-12 管理人员比教师更看好生成式 AI 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
调查指出:“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对生成式 AI 的看法比教师更积极。管理人员 (62.1%) 比教师 (49.9%) 更有可能对 AI 总体抱有‘略微积极’或‘非常积极’的感觉。”
该调查还为 K-12 学区的人工智能整合提出了五项建议:
1、制定全面的人工智能素养计划
为教育工作者实施人工智能素养计划,以加深他们对人工智能能力和道德考虑的理解,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将人工智能工具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2、创建共享最佳实践的协作平台
建立平台,让教育工作者可以分享包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验、策略和课程计划,培育支持同伴学习的实践社区。
3、投资公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确保所有学生,无论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都能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资源,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并防止成就差距扩大。
4、通过课程开发促进人工智能的道德使用
纳入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人工智能的道德使用知识,包括隐私、偏见和数字公民问题,以使他们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知情用户和创造者。
5、促进专业发展机会
支持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持续专业发展机会,包括研讨会、研讨班和课程,让教育工作者了解最新进展和教学策略。
快速的技术进步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无法夸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未来课堂中将发挥的作用。通过采用一种优先考虑合理教学法、道德考量和公平获取机会的前瞻性方法,我们可以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为所有学生提供丰富和改变生活的学习体验的强大盟友。
6月18日,天河区人民政府
天河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结题会后留念
Photo by Xi 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