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软件都将会是AI 软件

生成式人工智能一日千里。

之前,自留地君曾说过,展望未来,所有的软件,都将会是人工智能软件,否则,它就得完蛋。

为什么?因为用户是用脚投票的。

不被人工智能“刷”一遍的软件,都将会被人工智能赋能的软件所替代,都将会被用户抛弃。

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大力投入研发 AI 技术并将其融入到各类软件中。

例如,谷歌将 AI 应用于搜索引擎、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百度的文心一言也在逐渐渗透到各种软件场景。

用户对于智能化、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

AI 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偏好进行精准的推荐和服务。比如音乐推荐软件,如网易云音乐、Spotify 等,都运用了 AI 算法来推荐符合用户口味的音乐。

AI 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在办公软件领域,如微软 Office 中的一些智能辅助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文档编辑等任务。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软件开发者们纷纷尝试利用 AI 来打造独特的优势。

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

每个人都将被人工智能赋能!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不管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迟早,我们每个人,都将会被人工智能赋能。

而且,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越好越好。

在这几天,不少朋友跟我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失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一情形,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是何其相似啊!

在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化的大规模应用使得许多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些传统的手工岗位大量减少,同时也催生出了许多与机器操作、维护等相关的新岗位。

同样,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

一些重复性强、规律性的工作,如数据录入、简单的客服工作等,可能会面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

但同时,也会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岗位,比如人工智能的开发、训练、维护,以及与人工智能协作相关的岗位等。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了。

18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技术的产生使得工人大量失业,因而仇恨不断在这些普通民众心中滋生。

大约数十年后,英国国内酿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人起义,失业的工人纠集成伙,有组织有纪律地焚烧、砸毁机器,通过暴力的方式迫使雇主让步。这场工人起义被命名为“卢德运动”。

“卢德运动”是一场由工人发起的反抗运动,他们认为机器的出现导致了他们的失业和贫困。

然而,即便是“卢德分子”们焚烧、砸毁了一家纺纱厂的机器,甚至彻底摧毁英国的工业革命的所有机器,但是这丝毫也不能阻挡工业革命的浪潮滚滚向前。

同样的道理,对于个人、机构、企业、国家,除了积极拥抱新技术,与时俱进,快速地学会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合作与协作,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Ethan Mollick 的大作, 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就是试图给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答案。

我们全面的进入了共同智能的全新时代!

今天

SunoAI 发布音频输入功能,

用户可以使用任何声音创作歌曲!

所有 Pro 和 Premier 用户

现在

都可以上传或录制自己的音频,

创作任何自己梦想中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