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教研的10个转型

要说清楚“智慧教研”,得从“教研”说起。

说到教研,“教”是指“教学”,“研”是指“研究”。

因此,通俗地说,所谓“教研”,就是“研教”,就是教师研究如何更好的教学。

要使用相对严谨地表述,所谓教研就是:教研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学校课堂教学品质,提升学校教书育人质量为目的,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归纳起来,我们通常所说的教研,无非是:

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研途径很多,主要包括:观摩课、示范课、听课评课、说课、教法研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评比、学情分析、试题试卷分析、教学论文等等。

By Johnnie Walker via 盗梦师

再说智慧教研。智慧教研是这些年流行的术语,它乘了人工智能大热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东风。

因为这些年,人们更愿意在传统的前面,加上“智慧”二字,于是,就有了“智慧城市”、“智慧教室”、“智能家居”、“智慧教研”等等。

所以,所谓的智慧教研,就是利用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新兴技术,在教研人员的指导下,由一线教师为主体所开展的,利用技术更好更快地总结教学经验,更加精准地发现教学问题,并整合和改进技术增强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创造性活动,就叫智慧教研。

通俗地说,智慧教研,就是用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开展的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教研活动。

绕了这么远,简单地说,所谓的智慧研究,就是使用那些以佛兰德斯(Flanders)交互分析、S-T分析、课堂参与度、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等传统课堂研究的理论成果,依托录音、录像、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通过快速数据采集、实时统计分析和评价报告生成等手段而开展的教研活动。

传统教研面临严峻挑战,教研转型势在必行啊!

教研转型,不只是把名字修改了:从过去的“教研室”,转变成现在的“教育研究院”。

教研转型,体现在教研的目的、着眼点、重心、教研方式、教研手段、教研评价等诸多方面的一系列的转变和转型。

今天,自留地君把教研转型,从传统教研到智慧教研,概括归纳为:2大方面,10个转型

这两大方面“简单粗暴”,就两个问题:研什么?怎么研?

无论是在教研研什么?还是在教研怎么研?我都将其分别归纳为5个转型,也可以看作是未来教研发展的10个趋势吧!

因为篇幅和时间的关系,这里点到为止,不展开论述。

教研教研:研什么?

1. 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2. 从注重知识传授,到关注核心素养与创新

3、从聚焦课堂教学转向教育全场域;

​4. 从研究传统面授,到研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5. 从学科内教育,到跨学科跨科际教育; 

教研教研:怎么研究?

6. 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

7、从单纯线下到弹性混合教研;

8. 从传统手段教研,转向智慧教研;

9. 从单纯专家点评,转向智慧众筹;

10. 从学校内区域内教研到协同教研;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