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内容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内容模块,一类是跨学科主题。

对于前者,一线教师只要过去教授过《信息技术》课程,相信都不陌生,即便是在课程的内容模块上有多改变和升级。

对于第二类课程内容,跨学科主题教学,尽管在过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乃至其他很多课程中,都可以说是教育界倡导的课程改革方向,是提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但是,由于师资准备是按学科条块分割的,学校的教学组织是按学科按科组条块分割的,如此等等,这些都限制了跨学科主题教学在过去的教学实践,结果自然是差强人意的。

现在,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跨学科主题教学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模块,一线教师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今天,我们就在这篇推文中重点来聊这个问题。

在跨学科教育领域中,不得不提到 Allen Repko。

Allen Repko 可以说是这个跨学科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了。Allen Repko 是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城市与公共事务学院跨学科研究项目主任, James Welch是 Allen Repko 的合著者。

2005年,在其著作中,Allen Repko 和 James Welch (2005) 确定了让学生参与跨学科探索的 9 个步骤。鼓励教师遵循以下 9 个步骤,为成为跨学科教育工作者做好准备,然后在这项努力中取得成功。

下面,我们就结合他们的9步骤跨学科教学策略,一起来分析,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教师到底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1. 定义需要跨学科检查的问题、议题、主题或课题

在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罗列了4个学段共计17个跨学科主题。

其中,在第一学段(1-2年级)以及第四学段(7-8年级)中的9年级,因为这三个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不是独立开课,这些跨学科主题必须在其他课程中完成,跨学科的任务倒更容易实现。

未来,当依据课标编写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相信会有相关的跨学科主题出现。

在实际教学实施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实际,设计相关的跨学科主题。

2. 提出采用跨学科方法的明确理由,包括获得的优势向学生解释跨学科的性质,而不是基于学科的学习。

让他们记住整合来自多个学科的见解和方法以形成分析框架的重要性,这将导致对复杂问题的丰富理解。

明确表示您将模拟如何以跨学科的方式处理问题,并且最终他们将被要求掌握这项技能。

减轻学生的恐惧,注意他们将被分配以帮助他们通过作为跨学科调查员练习接近主题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

Photo by Robo Wunderkind on Unsplash

3. 确定跨学科主题教学涉及的相关学科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单一学科内的,通常也是缺乏情境的。

过去,教师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比较费劲的是挖空心思创设情境。所以,运动会统计,海报等等,这些假设的情境进入课堂。

将信息科学与技术同具体的、真实的情境联系起来,放到真实的情境中去组织教学。

如此一来,自然就会触及和联系到了其他的多个学科。无论是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还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界定哪些学科。

除了信息科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联系另外一到多个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4. 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每个学科对主题的知识和贡献)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不同组的学生围绕着这个主题,对每个学科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检查关于这个主题,每个学科都有哪些知识可以利用。

在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这个部分采用分组,让学生针对这个主题,进行每个学科的文献分析,可以采用 KND框架。

也就是,我们知道什么?(What we KNOW?)我们必须知道什么?(What we NEED to know?)我们还不知道什么?(What we DON’T know?) 这个 KND 框架或列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文献综述的脚手架。

5. 结合每个学科的实际,教师要带领学生制定每个相关学科的指令和任务,制定每一个学科的核心分析结构,确定关于这个主题/问题的关键的、基本假设和评估方法。

在这个步骤,各学生小组应该是按照各自的单一学科开展工作,完成单一学科内的具体任务。

6. 研究问题并产生见解,包括来自每个相关学科的相互孤立的预测!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立场出发,荟萃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贡献,开始生成各个学科有关这个主题的见解。

在自留地君看来,这个部分的工作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7. 识别每个学科提供的见解之间的冲突和/或互补领域对来自各个学科的见解、知识和观点进行荟萃、比较、分析、统整,发现各个不同学科观点之间的冲突、矛盾、互补,为问题解决做最后的准备。

从第5、6、7这三个步骤,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的研究要经历的步骤。

跨学科主题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性的深度学习活动。

8. 通过开发一个有凝聚力的分析框架来建立共同点,该框架以系统的方式整合来自相关学科的见解。这一步可以说是对第七步的汇总和归纳总

9. 结合学科见解以构建对问题的新的更全面的理解最后一步可以说是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总结、拔高、拓展和延伸。

其实,跨学科主题教学,和过去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教学、大单元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等,所有的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都息息相关。从这些角度出发,探索信息科技课程中的跨学科教学,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和方向。

您觉得呢?!

Fogarty, R. (1997). Problem-Based Learning: Other curriculum models for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lassroom. Melbourne: Hawker Brownlow Education.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