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让创意创新源源不断

头脑风暴,英文 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参与和分享。

头脑风暴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和研修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教学策略。

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一直在使用头脑风暴来产生想法,并为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头脑风暴?

据说,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

现在,人们用它转而指代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有许多名称,比如,智力激励法、脑力激荡法、BS法、自由思考法等等。

文献介绍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Faickney Osborn,1888/5/24——1966/5/4)于1939年首次提出,于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作为一种创造新想法的策略、工具、技术和方法,通常人们所谓的头脑风暴,是指一组学生/被培训者或者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围绕特定兴趣领域,通过提问、研讨、协商、协作、集思广益,从而产生新想法的高智力活动。

头脑风暴是一种鼓励所有学生参与的开放式分享活动。在头脑风暴活动中,教师和或培训师强调积极倾听和适时引导。

在学校课堂教学的情境下,头脑风暴是教师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或工具,其中最大或所有学生通过回应或提出对一个主题的观点来参与。

这种策略、技术和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相互启迪产生新的想法,这些新的想法在通常情况下,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中,可能永远都不大会产生。

头脑风暴的目的

头脑风暴的目的

1. 将学生/被培训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主题/问题上;

2. 通过会议、讨论、相互启迪和集思广益,产生特定的新想法;

3. 在小组研讨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参与者接受和尊重个体差异;

4. 鼓励学习者(冒险)表达和分享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5. 向参与者(学生)证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受到重视和接受;

6. 让学生有机会分享想法,并通过建立彼此的知识,来扩展他们的知识。

组织头脑风暴4个原则

奥斯本声称有两个原则可以提高“思想效能”:避免批评和数量超过质量。

这些原则使奥斯本确立了有效头脑风暴的四项规则:

1. 注重数量:点子想法越多越好,重数量而非质量。讨论的核心目的就是一网打尽所有可能的观点和不可能的观点,寻求观点的量,浓缩观点清单是以后的事情。

头脑风暴是新项目探索阶段的第一步,因此,对所有想法和可能性保持开放态度非常重要。

出于对被拒绝或被判断的恐惧,当参与者/团队成员从不太好的想法中过滤掉好的想法时,头脑风暴就会出现问题。

2.保留批评:要到头脑风暴会议结束时才能对观点进行评判。

3.欢迎不寻常的想法:让大家闭嘴容易,开口难。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没有任何观点是荒谬的,也没有什么观点是夸张的,在头脑风暴中说出口的点子就是好点子。

在头脑风暴中,鼓励所有人自由充分地表达每一个想法,无论这个想法听上去多么奇怪。独特的、不寻常的,甚至是古怪的想法,虽然并不总是可行的,但是,它们可以激发学习者以前没有想到的创新解决方案。

4.结合并改进想法: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发挥。

鼓励每个人参与,但是呈现出来的每个观点属于团体,只有所有参与者能够自由地和自信地贡献,才是进行头脑风暴的体现。

当然,每个人的独特视角在相互的碰撞中很可能会产生新的火花,如果你的观点是建立在其他人的观点之上,只要进行了拓展和发挥,也能受到鼓励,这与生成一系列观点一样有意义。

基于共享的想法,通过集思广益,这将有助于团队一起找到目标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这些规则/原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头脑风暴之前必须要遵从的君子协定,江湖俗称“臭皮匠协定”。因此,头脑风暴崇尚“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这些规则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协作环境,通过使人们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思考,从而促进创造性和荒谬的想法。

头脑风暴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

因此,组织方式和讨论程序便构成了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让创意源源不断创新,源自于创新的教学法

村口,大榕树下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