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得好书两册。一本是稀有的毛边本,一本是常规的裁切本。
毛边本是在书籍印刷完毕,装订成册的时候,对天、地、口三边一边或多边不加裁切,不少印张还连在一起,这就使得书边不齐,毛茸茸的。
这类“毛边本”、“毛装本”、或“未裁本”多为值得珍藏之书。这种“三边任其本然,不施切削”(鲁迅语)的毛边本,通常是书的作者在印刷过程中要求特别处理的。
毛边本大多是作者特意要求制作,留下来赠送给好友或者圈中书友的。
因此,这种毛边本印量通常都很小,因其稀少,对藏书人来说,毛边本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不了解毛边本的读者会以为这是一本未加工完成的书籍,而钟爱毛边本的读者则认为毛边洋溢着独特的、自然朴素之美,显得非常别致。
有报道称,鲁迅是毛边本的早期爱好者和提倡者之一。
据说,毛边本源自早期欧洲出版社为书痴们定制的“未切本”书籍,如此说来,或许它是源自欧洲的风尚。
关于这一点,自留地君就无从考证了!
的确,读书是需要慢慢品读和把玩的。
不切边的毛边本,对读者的耐心和时间实属一大考验。毕竟,毛边本,不裁边,你就无法阅读。
读毛边本,一边读,一边自己裁,自然是有仔细推敲琢磨、细斟慢酌的过程之美,毛边本的热衷者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乐。
于是,读毛边本,边裁边读者有之,先裁后读者亦有之。
但是,可以肯定,如果一本毛边本未曾裁开,那就说明这本书的主人从未读过这本书,不管他收藏此书的时间有多长。
不过,对于急性子读者,拿到一册毛边书,可能就猴急猴急了!多多少少都有点像古时候刚进洞房的新郎官,迫不及待地想要掀开新娘子的盖头,看个究竟!
在《毛边书的前世今生》一文中,藏书家谢其章先生曾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资深‘毛边党’都有一个共同的操守,新入手的毛边书只为收藏大都不会裁开了阅读,如果阅读的话就会另外买一本——‘一本藏,一本读’”。
上面是毛边本,下面是裁切本
哈哈!自留地君可比谢先生说的毛边党们幸运多了!
先是收到友群教授赠我的毛边本,接着又收到呈军社长快递来的裁切本!这下可好了!友群先生的毛边本收藏,呈军先生的裁切本品读,酸爽吧?!
嗨!我怎么这么凡尔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