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竹立是我的好朋友,一位真性情学者,一位诗人。
3月中旬,竹立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王竹立”,专门发表自己的诗作,每一篇诗作,都会有自己绘制的一副配图!
早上读到这篇《一点教育方面的感慨》,感慨万千!这里全文转载,供读者诸君一起学习研究和讨论。
文章为作者王竹立先生独立观点,不代表教育技术自留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们在手机上看“拒绝手机”的呼吁,
我们在线上学习“反对线上学习”的
文章,
我们用手机乘公交坐地铁,却不允
许带手机进学校进课堂;
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有人却呼吁教育要远离信息化、远
离互联网、远离智能手机。
如果网络和手机是火,
我们是不是应该尽早告诉孩子火的
危险、火的功用和安全用火?
如果网络和手机是水,
有的家长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会
游水戏水,
有的孩子高中毕业了还不会游泳,
哪一种做法对孩子更有利?
在电气时代提倡“不插电”是一种情怀、
一种浪漫,
但只能偶尔为之;
在信息时代呼吁少上网、少用手机也
不无道理,
但只能作为一种自我节制。
电、网络、手机已经成为人类的“第
二自然”,
就像“第一自然”的泥土、空气和水一样,
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永远不会长久。
为了保护下一代,
我赞成在他们接触有风险的事物时做
好必要的保护措施,
甚至在某个阶段让他们远离有风险的
事物;
为了锻炼下一代,
我主张让他们循序渐进经历风雨考验,
在信息时代的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
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保护措施永远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
教育应该有更长远的目光。
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课堂也不是修行
山洞;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才是应该
遵循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