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发布了,填报志愿开始了。
“七分考,三分报” ,高考志愿填报至关重要。
遥想当年,自留地君自己上大学,填报志愿的情景和决策的心路历程,让人真是感慨万千啊!
生在小山村,长在小山村。考大学那一年,第一次进县城。
之前,在《高考那一年,我们也十八岁》!一文中,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到填报志愿的时候,真心抓瞎。那个时候,中学文理分科。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了文科。
用老师的话来说,那叫“不是文强,是理短啊!”
那个时候,高考填报志愿是先估计分数,根据估计的分数,填报志愿。
对于农村考生,鲤鱼跳龙门,仅此一举。因此,“换粮本”是首要目标。至于读什么专业,在哪个大学读,这些都是次要的。
读师范,是父母和村里长辈人的建议。原因只有两个字,“稳定”。于是,陕西师范大学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是,读什么专业呢?看到介绍上面,有“中文教育”、“政治教育”、“历史教育”等等,当时,自己觉得,这些专业,一眼似乎就可以看到未来。毕业以后,猜想可能就是去中学教授“语文”、“政治”、“历史”。
忽然看到有专业名字叫“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觉得这两个专业,在中小学都是没有科目的。
脑子里稀里糊涂,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
哪个时候,信息闭塞,什么也不知道该问什么人。
只是觉得,这“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大概、也许、可能、没准、或者是去中小学当校长吧?!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勾选了“学前教育”。
等进了大学,从老师那里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被录取到“学校教育专业”,是因为自己填饱了“学前教育”专业,而那个时候,“学前教育”专业只女生。
自留地君自己的故事聊完了!
最后,跟考生和家长朋友们聊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希望能帮上忙!
1、学校录取的政策和规定
现在的高考一直在改,各地又不同。
仔细研究和认真了解大学的录取政策和规定,对于考生填报志愿至关重要。
2、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说实话,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不容易。因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喜欢的,这也非常重要。
“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这个情形由来已久。究竟听谁得,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考生自己的兴趣,家长的愿望,社会的倾向,这些都会影响考生的志愿填报决策。
问师兄师姐,听身边过来人的建议,求助服务机构,所有这些,都仅是一种途径,最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认识自己。
3、明确自己成绩所处位置
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找到自己的对应位置。究竟是选择大学,还是选择专业?能兼顾最好。不能兼顾,那就选大学。
4、加强对学校和专业了解
选择大学,还是选择专业。在国内,选大学似乎更占上风。一流大学,也有三流专业。不怎么有名气的大学,也有很出色的专业。
对于专业,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有人认为糟透了,也有人觉得前景广阔。
5、欢迎报读教育技术学专业
为什么应该报读教育技术学专业?
因为所有的学习、培训、教学和教育都正在快速地数字化,所有的教育正在成为信息化教育和数字化教育。
因此,以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为己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其就业前景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图片源自晚安华师,特别鸣谢!
为什么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
2021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发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并列A+。属于全国高校前三佳之一。
上述建议,仅供参考!
如需进一步咨询,欢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