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知识与技能:5个模型

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就深刻地反映在了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迫使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下面这个纵向图中,大体上可以看到有关教师知识与技能的研究进展,也清晰地反映了人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发展演变过程。

长期以来,随着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一位合格的称职的教师,除了要有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之外,必须要有教育学(教学法的知识)。

今天的师范教育,总体上也是依照至少50年前的这个认识,在设计和开设课程的。

1986年,Shulman的工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这篇文章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法-内容知识(PCK知识)。

今天,在每一个师范大学的各个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那些课程教材教法类的课程,就是基于Lee S. Shulman 的工作的。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课程在夹缝中求生存,实属不易。

到了2005年,Koehler 和 Mishra 把技术元素引入到 Lee S. Shulman 的 PCK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了 TPACK框架。

在《教师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的历史演进》一文中,自留地君对TPACK框架及其演进进行过粗浅的分析。

这个模型提出之后,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但是,也遭遇了不少质疑与批评。

其中,批评之一就是这个框架中,有“内容”(C),没有“学生”(L)。

于是,到了2009年, Angeli 与 Valanides 在Koehler 和 Mishra  的TPACK框架的基础上,把”情境”(Context)与”学习者”(Learner)两个元素单独开列,与技术(ICT)、教学法(P)和内容(C)相并列,形成一个五元素的框架:ICT-TPCK。

到了2012年,来自黎巴嫩大学的 Milad Saad,美国科学与技术大学的Aziz M. Barbar,以及黎巴嫩大学的Suzanne Abourjeili,提出了 TPACK-XL框架,也叫 TPCLX框架。

这个,之前自留地君在《TPCLX:师范生信息技术知识库》一文中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2019年,以色列海法大学的 Yael Kali等四位研究人员,在一篇题为《教师技能再审视:技术、教学法、内容与空间(TPeCS)知识框架》一文中,把空间(Space)因素引入到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架构之中,提出了 TPeCS框架。

如上图所示,Yael Kali等人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把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再次推向一个高度,因为,整合了空间(Space)要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才可能会真正得到落实。

暗绿绣眼鸟  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