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runch:让研讨会更有存在感

无意间看到这个特别有意思的软件,GoBrunch。

GoBrunch 是一个免费平台,平台允许用户创建多达500人的网络研讨会(Webinar),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并且提供包括录制和回放的功能。

​在其官方网站上,GoBrunch的愿景是基于实时会议创建一个知识世界,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共享、教与学,并为用户提供一个有趣、自由和现实的环境。

在2016年,GoBrunch的创始人,意识到,绝大多数的网络研讨会平台都无法给用户带来高品质的研讨会和线下培训那样的真实的感觉。因此,在在线会议和远程教学中,在通常情况下,听众(学生)只观看3分钟,然后,就直接切换窗口,或者直接退出会议(课程)。

为此,GoBrunch的团队面临的挑战就是将真实的元素带到屏幕上,并以不同的视觉方式吸引观众(学生)。

https://gobrunch.com/

受这些真实的典型案例的刺激与启发,Richard Lowenthal带领他的团队设计了BrunchTheater®和BrunchSpots®。

在GoBrunch上,在创建网络研讨会时,用户可以选择位置和房间布局,就像真实世界中的酒店或会议中心一样。与其他许多网络会议室相比,这个GoBrunch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突出强调来用户的社会存在感

社会存在感(Social Presence),或称之为与“真实”人在一起的感觉,是人在虚拟世界中所发生的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通俗地来说,所谓社会存在感,就是与另一个人在一起并与之互动的感觉,它反映了人在虚拟空间中在计算机和网络居间的通讯中建立有目的的关系的能力。社会存在感是指与“真实”的人在一起并能获得其思想和情感的这样一种主观体验(Biocca,1997)。后来,Garrison等人将社会存在感定义为在线社区参与者将自己的个人特征投射到社区中,从而将自己展示为“真实人”的能力(Garrison,Anderson和Archer,1999)。

Short等人(1976)首次将社会存在感概念化。在这本名为《远程通讯的社会心理学》(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的著作中,社会存在感被定义为,在一个中介对话过程中,互动者的显着性及其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the salience of the interactant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uring a mediated conversation)。

Short等人认为,亲密感(intimacy)和即时感( immediacy)是社会存在感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紧密相关。亲密感是指交流者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到的联系感,而即时感则是交流者之间的心理距离。Gunawardena等人认为,亲密感和即时感都是由口头的和非语言的线索决定的,比如,面部表情、声音暗示、手势和身体外观(Gunawardena和Zittle,1997年)。

所以,在直播教学中,教师到底开不开摄像头,为什么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社会存在感就是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网络平台的设计师、在线教学系统的应用、以及在线教学的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和网络研讨会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社会存在感。而一个平台上用户的社会存在感又直接关系到这个平台的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早期的基于文本的计算机居间的通讯(CMC)形式只能为用户提供有限的口头的、和非口头信息,从而降低了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感觉到的社会存在感。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媒体比过去更具沉浸感。

研究表明,社会存在感与说服力和吸引力等各种积极的沟通结果相关(例如,Fogg和Tseng,1999;Lee等,2006a)。例如,Hassanein 与 Head(2007)研究发现,社会存在感与用户对在线购物网站的信任、享受和感知到的实用性成正相关,这就导致了用户更大的购买意愿。

一组参考文献:

Biocca, F. (1997). The cyborg’s dilemma: progressive embodiment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J.Comp. Mediated Commun. 3:JCMC324. doi: 10.1111/j.1083-6101.1997.tb00070.x

Garrison,Anderson & Archer.,(1999).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2):87-105 DOI: 10.1016/S1096-7516(00)00016-6.

Short, J., Williams, E., and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Gunawardena, C. N., and Zittle, F. J. (1997). Social presence as a predictor of satisfaction within a computer-mediated conferencing environment. Am. J. Dist. Edu. 11, 8–26. doi: 10.1080/08923649709526970.

Fogg, B. J., and Tseng, H. (1999). “The elements of computer credi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NY: ACM).

Lee, K. M., Jung, Y., Kim, J., and Kim, S. R. (2006a). Are physically embodied social agents better than disembodied social agents?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embodiment, tactile interaction, and people’s loneliness in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nt. J. Hum. Comp.Studies. 64, 962–973. doi: 10.1016/j.ijhcs.2006.05.002.

Hassanein, K., and Head, M. (2007). Manipulating perceived social presence through the web interface and its impact on attitude towards online shopping. Int. J. Hum. Comp.Studies. 65, 689–708. doi: 10.1016/j.ijhcs.2006.11.018.

沋河湿地公园的晚霞Photo by Johnnie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