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i Long:人工智能课程素养框架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其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是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颁布之后,教材编写如火如荼,并且开始逐步面世。

那么,就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而言,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包括这些内容?理论依据是什么?

美国西北大学传播研究系助理教授 Duri Long和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布莱恩.马杰科(Duri Lang & Brain Magerko)2019年提出了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聚焦于5个问题。

www.durilong.com

Duri Lang & Brain Magerko提出的这五个问题分别是:

​人工智能是什么?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

人工智能该如何使用?以及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其实,今天我们学习人工智能,无论是大中小学生,还是任何人,弄清楚这五个基本问题,真心就已经具有了最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了。

我们在编辑教材、设计开发课程,其实都可以围绕着这5个问题展开。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她们所提出的这5个问题。

其中,对于人工智能是什么?涵盖4个素养:

认识人工智能(C1)、理解智能(C2)、跨学科性(C3)、通用 还是 精专(C4);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涵盖2个素养:

人工智能的优势与不足(C5)和想象未来的人工智能(C6)

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涵盖9个素养及3个设计原则:

表征(C7)、决策(C8)、机器学习步骤(C9)、人工智能中人类的角色(C10)、数据素养(C11)、从数据中学习(C12)、批判性解读数据(C13)、行动与反应(C14)、传感器(C15)

三个设计原则分别是:可解释性(LP1)、嵌入交互(LP2)、情境化数据(LP3)

人工智能该如何使用?涵盖1个素养:C16:伦理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涵盖1个素养及12个设计原则:C17:编程能力

12个设计原则分别是:提升透明度(LP4)、循序渐进打开(LP5)、编程的机会(LP6)、里程碑(LP7)、批判性思维(LP8)、身份、价值、与背景(LP9)、对家长的支持(LP10)、社会交互(LP11)、激发学习者兴趣(LP12)、申明前概念(LP13)、全新的视角(LP14)、低门槛进入(LP15)。

Duri Long and Brian Magerko. What is AI Literacy? Competencies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Accepted to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2020) (24.3% acceptance rate, Best Paper Honorable M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