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推特像乔姆斯基认为的那样浅薄吗?

乔姆斯基多次表示推特很“浅薄”

         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不用推特,但最近他在推特上成了红人,一篇名为“为什么说乔姆斯基对推特的看法是错误的”的檄文成了人们纷纷转推的热点。这篇刊登于文化网站Salon上的文章出自马里兰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内森.尤根森(Nathan Jurgenson),副标题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觉得社交媒体‘十分浅薄’,他这话也没显得有多深刻、多有说服力”。

         尤根森称,自己10月初在网上注意到了一篇发表于今年3月的对这位语言学大师的采访,其中的观点令他不敢苟同,于是便在自己主持的群博客网站cyborgology上发文驳斥。当时便引出不少网友的跟帖,一部分人觉得尤根森是在断章取义,歪曲了乔老的观点;事实上,乔姆斯基对于社交媒体的看法由来已久。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他再度藉媒体表达了自己对推特的看法,其时他刚刚获得悉尼大学和平基金会授予的悉尼和平奖(奖金为5万澳元)。

          “我觉得它用处还是有的,但也确实有导致人们减少思考、集中精力于琐事细节上的趋势,而这是不健康的。”去年12月底接受网站“Figure/Ground Communications”采访时,他也提到:“推特需要的只是那种十分短小精炼的思想,所以它会趋于肤浅,会令人们日益远离真正严肃的交流。推特不是一种严肃的互动媒介。”

         在3月的访谈中,乔姆斯基被问及,是否觉得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设备实现交流,从而取代了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他回答说:“我的孙辈便是如此。当然,他们也会跟人对话,但他们的日常交流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那种极端快速、十分浅薄的交流,比如手机短信、推特等……我觉得它会侵蚀正常的人际关系,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导致阅读量的大幅减少。”

         10月底,尤根森厘清思绪,在Salon上发表了上面提到的这篇檄文。文章一开始就说,在批评主流媒体排挤普通人的意见以操控知识和制造共识上,乔姆斯基历来都是最具分量的声音之一,所以当自己看到这位语言学家批评现今这种出自于草根的新兴数字交流方式为“肤浅、迅速消逝”时真是十分诧异。“他这么说不也是在‘排挤’社交媒体,牺牲那些本该被人听见的意见吗?”尤根森拿出了不少研究数据,意图说明“社交媒体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是属于富二代或知识分子的特权”。例如皮尤研究中心关于美国互联网用户的报告便指出,相比白人,非白人群体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交流。而在作者看来,这些被乔姆斯基斥为浅薄的交流方式,恰恰在从阿拉伯到华尔街的各种变革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全新的交流模式,令草根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更多被关注。于是尤根森斗胆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交媒体带来的是属于大众的‘制造异议’(manufacturing of dissent)。”

         尤根森在文章中指出:乔姆斯基斥责媒体肤浅的论点由来已久,他1997年的著名文章《什么令主流媒体成为主流》(What Makes the Mainstream Media Mainstream),论经典程度丝毫不逊于其成名作《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他认为少数人控制了媒体,从而控制了大众的判断。但如今,往日被他批评的主流媒体似乎已在一个更社会化、更具参与性的新媒体环境中遭遇危机了。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好事,赋予草根话语权,甚至推动全球性变革运动;也有人视之为另一种资本产物,表面看来像是赋予权力,其实只是为了剥削大众。然而在乔姆斯基的世界中,社交媒体根本就不值得去这样辩论,因为它“十分浅薄”。没错,单独来看,某一条微博可能是肤浅的,但是放在某个特定政治场合,例如塔里尔广场、加沙战场,当成千上万条微博汇聚在一起,那就绝对不是浅薄二字可以形容的。社交媒体就像是一台收音机:重要的是看你调在哪个频道上。退一万步,即使我们承认,社交媒体不如传统媒体那么深邃和隽永,那么是否意味着即时性的数字交流在真实性上就要打折扣?在价值上要打折扣?在语言创造力上要打折扣?在政治效果上要打折扣?

         这篇刊登在Salon上的文章,也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调侃尤根森说,既然你认为推特不浅薄,就应该干脆利用推特,用140个字来阐明你的观点。乔姆斯基的同行,曾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开设“谈语言”专栏的语言学家本.基莫(Ben Zimmer),也在数日后的《纽约时报》上撰文《推特学:一门新学科》,将“推特学”(Twitterology)这个新词推向大众视野。文中提到,多个科研机构对于在推特平台上生成的那些具有特色的网络语言十分感兴趣,投入财力人力进行科学分析,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电脑语言研究小组对大量推特信息按照不同地域来编码,制作出一幅美国地区的地方性语言地图。这种方式提供的可供分析的数据,相比原来的传统方言采集模式,真可谓是海量。研究人员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非书面语中的隐藏模式,例如纽约人偏好用suttin来作为something的简写,而其他地区的人更倾向于用sumthin来简写,加利福尼亚人习惯用koo或coo来代替cool,等等。甚至微博上使用的表情符号,各个地区都有差异。还有德州大学的一组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监测北非地区阿拉伯语推特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来研究卡扎菲死亡前后当地人的情绪波动。

         而在本.基莫看来,推特之所以如此受研究者青睐,除了海量信息之外,正是由于它的快速。不必再仰仗繁琐的调查问卷或其他耗时耗力的数据收集方法,科研人员可以在推特上随时监视语言的流变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无穷无尽、始终保持动态的。所以乔姆斯基对于推特的指责显得太过笼统,忽视了推特上的话语多样性。从表面上看,推特的发言或许毫无严肃可言,但乔姆斯基的多位同行正致力于发掘其中蕴藏的宝藏,它或许能帮助我们揭开社会的种种真相,从这一点来说,推特再严肃没有了。

         无独有偶,就在尤根森发表这篇檄文的同时,英国演员拉尔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也因为“推特”成了推特热门话题。他在伦敦电影节获得英国电影学院颁发的荣誉会员后抱怨说,推特正在破坏我们的语言文字,英语正被截头掐尾的句子和只言片语侵蚀,“我们的语言表达和遣词造句都受到了影响,于是,凡是有超过一个从句的句子,凡是超过两个音节的词语,都会让我们感到麻烦”。 范恩斯说,戏剧学院的学生们尤其因为社交网站而受到负面影响,以致于有些新生看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会感到无比头大。这放在过去几代人是不敢想象的。但也有人认为,不管怎么说,语言本身在不断发展变化,莎士比亚的剧作固然经典,但里面的很多用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诚然这多少令人有些遗憾,但也不过是进化论在语言中的演绎而已。

如今推特已经成为全球最走红的社交方式

         本文转引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d7e10102dsp6.html,特别感谢!

 

2 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