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的10个”智慧”难题(2)

5月9日,我撰写了《智慧教室的10个”智慧”难题》(1)一文,在文中提出了当前国内的智慧教室的3个”智慧”难题,即,缺乏系统思考、缺乏科学规划、管控所带来的实际应用上的两难。

自打文章推出之后,受到诸多朋友的欢迎,也引发了热烈地讨论,其中,既包括鼓励、肯定,也包括指责和批评!所有这些,都使得我得以继续思考和思考和反思智慧教室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天,我们书接上回,继续剖析当前国内的智慧教室的4个”智慧”难题:

4 系统:在教学业务流程再造上先天不足

和之前在广州、福州等地教育装备展上看到的一样,前几天,在成都的教育装备展上,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依旧是占据主导和主流。而这次成都展会表现出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涌现出了一大批『走班排课』的系统。

几乎所有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都试图帮助学校,利用移动终端,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生产力得以提升。用一句话来说,这些智慧教育(教室)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教学业务流程的一种再设计和再创造。

那么,最常见的问题是,一方面,绝大多数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缺乏对良好的教育基因,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没有办法让企业对教学业务进行”精雕细琢”,结果使得绝大多数的解决方案在富技术(一对一)环境下的教学业务流程再造存在问题。

5 教师:无所适从的教师

很多时候,智慧教育项目的上马,并非教师的意愿,它更多的可能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推动,或者是学校校长的决策,更多的是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的驱策。

项目上马是上马了,设备很快到位,验收工作如期举行。教师接受了专家的培训,企业的讲师努力地教一线教师学习系统的使用方法,企业的『驻场』人员时不时地出现在教师身边和课堂里。

可是,绝大多数的项目学校的教师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系统思考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项目上马仓促,系统本身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培训主要聚焦在系统的使用,而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结果是,走进以平板电脑为基本特征的智慧教室,绝大多数教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6 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

前几天,在一个偶然地场合,和一位老先生讨论慕课,他说,慕课走向衰落。我听了觉得这个说法缺乏事实依据。所以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了很多,比如慕课设计开发成本高、美国某知名平台如何如何?云云,我听了觉得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

我就问他,就国内、或者全球范围而言,慕课平台、课程、参与的大学、注册学习者的人数这四个方面,哪一个或几个在数量上下降了?他回答不出来。我看到的情况是,似乎一个都没有下降,都是持续增长的。如果这四个指标没有一个在数量上是下降的,那么,说慕课走向衰落,不是信口开河吗?

慕课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平板电脑提供的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技术从来都没有提供过必然性。在慕课教学实践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中,和在今天所说的”智慧教室”项目中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怎么可能你们的项目一上马,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用移动终端开展学习?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在线学习和在网上实践社群中学习?

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智慧”难题。

7 基于平板电脑和APP的教学法创新乏力

所有的智慧教育(教室)项目的一个基本初衷就是,要解决当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中,富媒体(技术)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的现实需求。

然而,究竟应当如何基于平板电脑和APP开展教学?在智慧教室项目上马之后,学校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业务流程发生了哪些变化? 而因应这些变化,教师在教的方法和策略上,以及学生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必须做出哪些调整和变化?有了终端,有了智慧教育系统,在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测评、备课等等方面,会有哪些改进?

在国内许许多多的教室里,人们实际看到的是,教室里多了终端,包括教学法在内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智慧教室”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依旧是”Telling”(教:告知)和”Being told”(学:被告知)。

这种教学法上的”不智慧”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研究没有取得支持教育实践的教学法创新成果,项目和学校没有给予教师和学生应有的、必须的、和适切的培训和支持等等。

未完待续……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