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

因为要为一个有关信息技术支持的好课堂工作坊设计课程,再一次不得不努力地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信息时代的好课堂?

关于好课堂,叶澜先生曾指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她把这些基本的要求概括为: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

李镇西的标准似乎更通俗更简捷和更朴素。他说,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其中,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学生们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 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李镇西校长的两个看起来非常简单朴素的词,就非常清晰明了地诠释了什么是好课堂。

的确,我们没有办法给好课堂一个绝对的标、和广为人们所接受的标准,这就好比我们没有办法给美一个唯一的标准一样。但是,尽管如此,好的课堂,总是有一些自己的特征。

在我眼里,好的课堂应该具备这样五个特点 FEEEG

Fun:有趣的。

在过去,我并不认为有趣有多么的重要,而今天,想想看,如果无趣,孩子自然会昏昏欲睡,真正的学习就无法发生。

Engaged:参与性的。

高品质的课堂,无人置身度外,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学生袖手旁观的课堂,注定不会是好的课堂。只有学生参与思想的对话,只有师生和生生之间展开互动和相互学习,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品质的课堂。

Effective:有效的。

所谓有效,在我看来,就是课堂教学达成预期目标,实现了预定的目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取得了理应取得的效果。

Efficient:高效的课堂

所谓高效的课堂,是指投入产出比比较高。也就是说,在低投入(或是资金投入,或是时间成本)的情形下,取得高产出的成果,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而好课堂注定是高效的课堂。

Generative:生成性的

什么样的学生观,就决定了什么样的课堂观。当教师把学生视为教育和教学的消费者的时候,课堂教学就是消费式的课堂。而高品质的课堂中,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这样的课堂,就是生成性的课堂。

各位,在你眼里,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欢迎跟帖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