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三通两平台”之“三通”

3tong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教育部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自那以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全国各地也掀起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高潮。因此,到今天,无论你是教育研究者,还是企业厂商,或者地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甚至是一线教师,只要说到教育信息化,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三通两平台”,那你可真就太奥特曼了。

到底什么是“三通两平台”呢?这“三通两平台”中的“三通”是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是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我们按下“两平台”不表,单讲这“三通”。

“三通”之一,“宽带网络校校通”,其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通俗地理解,就是宽带网络铺设到每一间学校,进入每一间教室。其实,这“宽带网络校校通”的核心,无非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是经费投入。有钱,这事不难办。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信息化投入不仅不应当减量,还应当保证这些投入精准到位。在解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问题时,应当采用与经济发达地区一致的解决方案。

不可否认,国家宽带网络(NBN)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宽带网络不仅仅要校校通,更要班班通,人人通,处处通,时时通。这是泛在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终身学习社会和非正式学习时代的学习条件的必然要求。这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而“三通”之二,“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的大部分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每个班级都能使用在线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里涉及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从哪里来?由谁来建设?没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无从谈起。再进一步讲,有了这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没有终端也白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总是要在数字设备上流转的啊!

显然,如果继续采用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为建资源而建资源的模式,而不是分众、自组织的、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资源建设模式,那么,所建设的资源在质量上就会大打折扣,建了资源没有人用的现象还会出现。

现在,在网络上其实根本就不缺少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推进这么多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级各类学校,都设计开发和购置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可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为什么人们并不积极使用这些已有的教育资源呢?有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为什么它们就不能班班通?

而“三通”之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指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多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在线学习,有学习环境。这些空间是能够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能够鼓励学习者之间进行交互的一种网络设计产品。空间既指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也指个体能够存放知识、分享知识的物理空间。

仔细想想,将“三通两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抓手,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通”也好,“两平台”也罢,归根结底,其实都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而教育信息化建设绝非抓住其基础设施就万事大吉。

人们都在呼唤“三通两平台”,可是究竟为什么要通?如何通?怎么算通?怎么算不通?标准是什么?通了之后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似乎考虑不多!三通两平台,厂商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前基本是只关注了第一通,对第二通和第三通在这几年关注度才日渐增加。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Curtis Bonk兄在《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一书中所写的:教育信息化三大宏观趋势,一是基础设施,二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三是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其中,邦克所讲的“基础设施”的问题,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三通”之第一通,校校通。而校校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钱的问题。而邦克所说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我想大体可以对应我们所说的“班班通”。随着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风起云涌,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处于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时代,那就是: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我们仿佛一下子处于教育资源的一个大同世界。而邦克所说的“在线参与式学习问题”,在我看来,才是他所讲的开放教育世界中的三大宏观汇聚趋势的核心与关键。它既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又不是顺应潮流自然而然就会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强调“校校通”、“班班通”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人通”,而“人人通”的核心则在于一种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

三通两平台,“通”是策略,“用”是目的。我们不是为“通”而“通”,而是为“用”而“通”。中医经络学说有一句名言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说人体经脉通则身体正常,不会感觉疼痛或不舒服,而经脉不通就会引起疼痛或疾病。

在我们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网络基础设施不通,是由我们的国情和经济原因造成的,是由于投入不足。只要投入到位,校校便会通。而班班通则依赖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能力。也即是说,没有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优质资源班班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所谓的学习空间人人通,则不仅需要全社会倡导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还需要大力推进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倡导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共建共享的机制,让基础设施成为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基石,让优质资源成为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并透过校校通实现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进而培养具有乡土情、国际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和数字化生存能力的、信息时代的世界公民。

这才是三通之意义和价值所在。

【Johnnie题注】本文系作者关中客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转载征得原发刊物及作者的授权,特别鸣谢!

3 评论

留下评论